移至主內容

民歌天后鄭怡為愛獻唱—心理腫瘤基金會「傾聽心聲 共鳴生命」凝聚希望的力量

2025/10/20 01:05
9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民歌天后鄭怡為愛獻唱——心理腫瘤基金會「傾聽心聲 共鳴生命」感恩餐會暨「愛.述說」頒獎典禮凝聚希望的力量

114年10月19日

  2025年10月19日,台北凱撒大飯店的宴會廳瀰漫著感恩與希望的氣息。由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主辦的「傾聽心聲  共鳴生命」感恩餐會暨第六屆「愛.述說」頒獎典禮,在溫馨與掌聲中登場。這不僅是一場年度盛會,更是一場關於「傾聽、理解與愛」的心靈對話,讓醫療、企業、非營利組織與病友的故事在此相遇,彼此共鳴,並象徵心理腫瘤基金會多年來推動「心靈照護」的重要理念。

  自2013年成立以來,基金會持續提供癌友心理諮商補助、病友講座、紓壓課程與家庭支,讓抗癌旅程中不再只有醫療數據,還有情緒被理解的溫度。

阿咘師的誕生:章魚吃光 cancer 的願望

  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方俊凱董事長在致詞中,分享基金會吉祥物「阿咘師」的誕生故事。他笑著說:「我創作初衷,希望這隻章魚的誕生能把 cancer 都吃光光!」這句幽默又富寓意的話,引起現場笑聲與掌聲。

  方俊凱董事長更進一步指出:「過去領有癌症重大傷病卡的民眾約50萬人,如今已增加至近90萬人。雖然人數變多,但代表越來越多人成功抗癌、穩定存活。在這個癌症存活率逐年上升的時代,如何協助癌友有更良好的情緒照顧與心理支持,就是心理腫瘤基金會最重要的任務。這也是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雖然規模不大,但我們堅持提供癌友心理諮商補助。希望用一點微光,照亮癌友抗癌的希望。」

照片

圖一:基金會方俊凱董事長與黃純瑩董事和吉祥物阿咘師合影

黃純瑩董事:以愛為中心,每個人都是一束光

  東曜藥業創辦人,同時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董事黃純瑩女士表示,『「愛.述說」是一個充滿溫暖與愛的活動,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令人動容的故事——家人的擁抱、朋友的陪伴、醫護與患者間的支持。讓我們學會如何去愛、如何去表達,也提醒我們:愛需要被理解、被看見、被延續。』

  在國際上,今年(2025年)4月9日迎來第一屆世界心理腫瘤日,是由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與亞太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共同促成,象徵台灣的努力被世界看見。在國際上、醫療端、病友端,都體現了心理腫瘤學的存在意義。黃純瑩董事分享了她的座右銘「以愛為中心,每個人都是一束光。」有人溫柔、有人熾熱、有人微弱,但只要願意發亮,就能照亮他人。

照片

圖二:癌症希望基金會以實際行動支持癌友心理照護,支持心理腫瘤基金會共築希望之光。

國際榮耀:讓世界聽見台灣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鄭致道理事長也在現場致詞。他祝福基金會日漸茁壯,指出:「心理腫瘤基金會不僅連續舉辦六屆『愛.述說』活動,溫暖民眾的心,更積極搬遷新辦公室、辦理社區宣導,讓心理照護理念被更多人理解與接觸。」

  鄭理事長特別提到,方俊凱董事長自2017年於**國際心理腫瘤醫學學會(IPOS)**榮獲「國際成就獎」後,台灣的心理腫瘤照護與研究受到國際肯定。更令人振奮的是,2027年台灣將再度被 IPOS 委任舉辦國際心理腫瘤醫學年會,這是相隔十年的新里程碑,不只是台灣的榮耀,更代表我們在癌友情緒照顧與醫療人員心理支持的成就,正被世界看見、被世界肯定。

鄭怡歌聲:用音樂療癒生命

  本次盛宴以「傾聽心聲,共鳴生命」為主題,更邀請到民歌天后鄭怡,以她熟悉有爆發力的高亢嗓音,為現場帶來一段心靈音樂饗宴。她的演出曲目包括〈月琴〉、〈小雨來得正是時候〉、〈微風往事〉與〈想飛〉。

  每一首歌都喚起不同的情感記憶——〈月琴〉的懷舊、〈小雨來得正是時候〉的療癒、〈微風往事〉的思念,以及〈想飛〉的希望。讓在座的朋友們都感受到聲音帶來的力量,也重返青春的歲月。

照片

圖三:民歌天后鄭怡支持公益獻唱
 

「愛.述說」頒獎典禮:生命故事的共鳴

醫療組金獎──鍾佳芬:訴說生命的勇氣

  醫療組金獎得獎人鍾佳芬由劉鎔瑄代為受獎。她的投稿故事以「Ella」為主角,描寫一位病人在確診與抗癌過程中,如何重新找回自我存在的價值,以及與家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醫療團隊的陪伴,讓這段生命歷程不再孤單。鍾佳芬表示「每一段抗癌,都是病人的生命歷程。作為醫者,不僅是照顧者、陪伴者,更是傾聽者。」她藉此感謝所有在臨床第一線付出的醫療人員——那些在病房裡默默陪伴病人哭笑的人們,正是愛與專業最真實的詮釋。

醫療組銅獎──林宛讌:讓安寧成為有愛的照顧

  來自偏鄉醫療體系的林宛讌,長期投入安寧照護工作。她在得獎作品中,以細膩筆觸寫下對偏鄉病患與家屬的「疼惜」。她說:「在偏鄉,癌友與家屬在愛的表達上常常很壓抑,這些情感在治療過程中容易被忽略。」林宛讌希望透過創作,讓更多人理解:安寧已不是過去「等死」或「無效醫療」的概念,而是「陪伴、理解與尊重」的象徵。

病友組銀獎──楊雅婷:當醫療成為親情的試煉

  楊雅婷曾在開刀房服務八年,熟悉醫療流程與手術風險。她將得獎作品獻給父親。她回憶,當父親推進開刀房時,那是她這輩子最害怕的一次手術。「我給父親專業的衛教與照顧,卻也最清楚那是一場漫長又繁複的手術。因為清楚,所以害怕。」

術後的父親抵抗力低下,不斷進出醫院。身為女兒與醫療人員的雙重身分,讓她深刻體會「理解」與「無能為力」之間的矛盾。那段時間,是透過妹妹的畫作讓我和父親得到力量,父親也從中得到堅持下去的力量。

病友組銅獎──饒家驊:慢下來的感恩

  病友組銅獎得主饒家驊回顧自己的抗癌歷程時說:「當時我不明白,為什麼健康的自己會突然生病。但後來發現,這是老天讓我慢下腳步的方式。感謝母親七十多歲了,仍細心照顧我,也感謝自己終於有機會放慢腳步,陪伴媽媽。」他的話語溫暖又充滿正向的力量,讓我們體會到「愛」不只是說出口,更是在陪伴裡被實現。

照片

圖四:愛述說得獎人與照顧者及方俊凱董事長合影

照片

圖五:愛述說得獎人饒家驊道出對母親照顧的感謝之情

楊織宇董事長:二十年抗癌,讓生命發光

  萬澤建設創辦人楊織宇董事長以自身20年的抗癌經驗分享道:「38歲時事業成功,卻在化療的第10分鐘出現劇烈嘔吐與頭暈,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謙卑。」這年,他才43歲,與死亡擦肩而過,從此重生。

  確診至今,楊織宇董事長已有20年的抗癌經驗,可說是「資深抗癌前輩」,他把自己的抗癌時光切割,前面10年,楊織宇董事長實踐企業社會典範;後10年,他走入大專院校推廣ESG管理課程,推動健康的環境與身心教育。真正的成功,不是財富,而是能被傳承的信念。

照片

圖六:萬澤建設楊織宇董事長分享抗癌20年經驗

讓善意匯聚,讓愛不間斷

心理腫瘤基金會十二年來以專業與真心,陪伴無數癌友與家庭走過生命的幽谷,傾聽每一個情緒、擁抱每一份脆弱,用愛與理解點亮希望。

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感謝各界的信賴,也誠摯邀請各界善心人士、企業與夥伴持續加入行列,讓這份「以愛為中心」的力量持續延伸,讓關懷不止於今天的掌聲,也成為照亮明日的光。

照片

圖七:生命之鈴搖響祝福,感謝各界支持癌友情緒照顧服務

(左起:東生華製藥楊思源總經理、棉紙撕畫錢錦綢老師、漫遊森呼吸歐麗珠老師代晟德大藥廠受獎、東曜藥業創辦人黃純瑩女士、萬澤建設楊織宇董事長)

因為有你,愛不間斷;有你同行,心更堅定。

# # #

致謝名單

本會董事群

慈善家 / 企業:

曹珮琪女士

黃林碧敬女士

安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東生華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城堡岩石股份有限公司

晟德大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益實實業有限公司

創益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萬澤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 # #

  財團法人亞太心理腫瘤學交流基金會創立於2013年,深信「癌症病人的情緒照顧,如同身體症狀一樣被重視」,關注罹癌者不同治療階段的心理需要,引進國際趨勢,積極推廣「心理腫瘤醫學」。透過病友心理服務、醫護教育訓練、宣導及公衛倡議,結合臨床醫療與實務資源,提供癌友及其家屬社會心理支持,期待降低癌症病人的情緒困擾,在身體、心理及社會三方面支持下,達成照護癌症病患心理,順利進行正規治療提高生活品質的目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片持續更新)

相關報導:

教會公報-https://tcnn.org.tw/archives/255673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