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政紀律與國家永續發展
聲明
有關財政紀律與國家永續發展
面對立法院違憲通過全民普發一萬元法案,為了維繫憲政體制形式的合法性,行政院提出「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之「發放現金每人一萬元」。對此,台灣教授協會深感憂慮。雖然此舉也有政府關懷民生之考量,然而和過去普發現金是由行政部門先精算,再提出預算案不同,此次由於立法院提案之初並未精算政府可動支之現金,行政院的因應便無法避免舉債發放模式。如此,不僅潛藏對國家財政紀律的長期傷害,更可能引發深層的社會問題。有識之士對此之前就提出警訊。我們在此以學術專業與公民責任之立場,提出以下二點嚴正聲明。
一、 財政紀律之崩潰與惡性循環
立法院強行通過此類未經年度預算程序審查的額外支出,並迫使政府以舉債方式支應,此種行為不僅違反憲法及《預算法》之精神,更可能為日後「債留子孫」的惡性循環開啟先例。
本次舉債的模式,是對國家財政紀律的嚴重挑戰。 普發現金是透過「特別預算」的形式編列,並由大額舉債來支應。這種寅吃卯糧的財政模式,無疑是透支未來,犧牲下一代的福祉來換取短期的政治利益。當國家債務增加,未來政府可用於社會福利、教育、醫療等重要公共服務的預算就會被嚴重壓縮。這些服務的削減對中低收入家庭的影響最為直接,因為他們更依賴這些公共資源。
二、 增設選項:以公民自覺守護國庫
針對目前普現金已成定局,我們響應玄奘大學釋昭慧教授及「搶救國庫大聯盟」的訴求,強烈呼籲行政院在現行五種發放模式之外,增設第六個選項:「拒領一萬,轉入國家續命專款」。此專款應有明確且嚴格的用途限制,僅能在國家面臨重大災難或外敵侵略時動用,嚴禁挪作他用。
這不僅僅是一個選項的增加,更是賦予公民將個人自覺轉化為國家守衛的機會。它讓每一位不願「債留子孫」的民眾,能夠以具體行動表達對國家永續發展的關切與承諾。這將是一場由下而上的公民運動,證明台灣人民是願意為國家的長遠未來承擔責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