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龍井田調團:竹坑與龍崗的記憶地圖

2025/09/15 15:08
13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公民記者 林滄武 龍井報導

龍井田調團工作坊,由臺中市龍井區樂齡學習中心,龍井區農會承辦,藉由發現家鄉故事,實際散步走讀,大家一起參與訪談與田調,留下美好影像紀錄。這次課程目標是龍井的竹坑與龍崗 2025 09 13。

照片

 

走讀地方,先來地方的信仰中心朝奉宮,由請主委幫我們解說這地方故事。 也來到龍井畫家陳慧坤作品「故鄉龍井竹坑」的畫作地點前,也請屋主來介紹這百年建物的經歷。 

更探訪竹坑鯉魚山腳下的湧泉,雖然水量不大,但水質清澈且穩定的冒出地表而竹坑與南寮現在有登山步道,這是早期山上與山下來往的古道,這片山林也常有梅花鹿的出現,於是分享一段我曾經看到梅花鹿的過程,因為太突然了,當時因故沒帶到相機,只有臨時用手機拍攝,但心情還是就像撿到錢一樣的興奮。在這大肚山的山林裡,一次能見到3隻梅花鹿的我真的太幸運了,腦海中一直浮現新台幣500元的畫面,也證明大肚山的山林生態,還是有野生動物生活的空間,因為經常來往山區的道路上,會看到這個警告標誌,野鹿出沒,小心慢行,這下我真的不得不相信,這告示牌不是隨便架設的。

照片

 這次的走讀竹坑龍崗地區的大宅院,其實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照理說,早就符合古蹟的條件。可是它們並沒有被登錄為古蹟,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大宅院裡都還有後代居住,也許對後代來說,古蹟雖然是榮耀,但卻變成一種枷鎖。對於住戶來說,也許只願在日常平常生活裡,靜靜地承載歲月,延續大宅歷史。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