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當陶藝與音樂相遇

2025/09/02 12:24
564次瀏覽 ・ 10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7
檢舉

          當陶藝與音樂相遇

照片

隱身在新店青潭山區,有一間小小工作室,一位享受工作的老精靈,精雕細琢出一枚枚陶笛。工作之餘,他也吹奏陶笛,為山林注入律動的氣息。在台灣,會吹陶笛的人不在少數,但會吹又會自製陶笛的人卻屈指可數。造訪庫龍工作室,讓我們一起走入陶笛的世界,看它繁複精細的製作工序。感受陶藝與音樂交融的深厚魅力。

照片

製作陶笛的第一階段是:先搓揉,活化陶土,再用石膏模塑形。接下來很關鍵的步驟是:定歌口、開歌口,然後在吹嘴部分製作氣道。

照片

庫龍

陶笛最重要的地方,就是歌口,氣從嘴巴經過吹嘴,把氣吹進去,經過狹長的氣道打擊到歌口,空氣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陶笛製作的第一階段就是完成塑形,吹嘴與氣道的固定。

照片

陶笛是閉管式樂器,除了指孔以外,其它地方都是封閉的,所以需要在陶笛內部挖出內空間,內空間均衡挖出後,稍做修整,再次確定歌口位置。

照片

庫龍

我的設計兩邊是對稱的,好處就是你隨時可以改變內空間的形狀。那這樣就確定這把陶笛的第二個階段,整個塑形、然後裡面的內空間是我們要的。製作陶笛沒什麼技巧,對準而已,距離對準、角度對準、音準對準,那就是一把好陶笛。

照片

水滴型歌口製作完成之後,開始按數據開音孔,戳過的音孔,內部、外部也要修整。內空間整理好了,音孔也挖了,就要把兩片合起來,這部分是屬於陶藝的技術。

照片

庫龍

這樣陶笛就算完成了,等一下我們要做調音,調音的部分是製作陶笛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它要成為一個樂器,音一定要準。

照片

調音完成,再稍做修飾,接下來要以清水洗陶笛,以確保陶笛外觀完整、黏合牢固、音色穩定,然後落款與用印並註明調性。

照片

庫龍

我叫潘國隆,陶笛界都叫我庫龍,所以我的陶笛也叫庫龍陶笛。為了國際上有很多外國朋友喜歡,所以我也有創一個國際品牌叫 Takashi Ocarina 那 たかし 本身就是我的名字,潘國隆的隆。

照片

最後讓陶笛自然陰乾,再進窯去燒,也可加燻燒。然後上保護漆,就完成一把庫龍陶笛了。

照片

庫龍

大概在10年前,我還說我的專業是通訊,轉眼,我的陶笛也摸了20年,快要比我的本業還要長。陶藝就像一座山,所有陶藝的知識,就是來支持我做陶笛。音樂這邊,也是博大精深,還好我有參加樂團,我在Rubato 樂團,遇到一位很棒的音樂老師育喬老師,他帶領我們去挖音樂這一塊寶,陶笛就是我開啟音樂的一把鑰匙。

照片

陳若儀

我是 Rubato 陶笛音樂藝術樂團的團長陳若儀。希望可以透過陶笛,讓它連結全世界。讓每個人聽到陶笛的聲音,都可以覺得療癒,或者是吹奏陶笛的時候,能抒發自己的心情,也讓更多人可以共同在一起。

照片

庫龍

做陶笛就是需要會吹,因為如果不會吹就不會調音。但是吹陶笛,你也需要了解陶笛的結構。所以吹陶笛與做陶笛,兩件事情就互相影響、互相成長。為一個朋友做出一個讓朋友喜歡的陶笛,對我來說是最大的回饋,所以我就非常的享受學陶笛、做陶笛、交朋友的事情。

照片

陳俊翰

老師,他是我手作陶笛的恩師。老師,他去年有辦一個手作陶笛的課程,我非常有興趣,不到一個禮拜,我就買一個窯來手作,非常感謝老師。

照片

庫龍陶笛深受陶笛愛好者的青睞,他的陶笛已傳遍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廣受讚譽。

照片

褚偉芸

我是 Rubato 的團員,我自己家裡的陶笛最多的就是這個,庫龍陶笛。為什麼我喜歡庫龍陶笛?因為他可以量身訂做。你看我的手小小的,他可以幫我量身訂做適合我手小的、手短的,又輕巧得很多,我吹起來沒有那麼費力,也很溫潤。

照片

庫龍

製作陶笛,是一種服務他人的過程,依照使用者的需求,盡心盡力地去做,滿足他們的需求。那吹奏陶笛呢?是跟自己的對話,把自己對音樂的情緒透過陶笛表達出來。

照片

走過壯年轉職焦慮,庫龍因緣際會接觸陶笛,從吹奏中獲得療癒與力量,進而投入手作陶笛的探索與研究,開啟高齡職場的新篇章。古人用十年磨一劍,庫龍則用二十年磨出人生的第二個春天。一條不必退休的快樂之路,這樣的生命轉彎模式,想必可以為退休與初老朋友,提供一份靈感與借鏡。

公民記者 如月 台北採訪報導
 

照片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2:01

生活中俯拾皆是的美

雨田貞
5,066 0 8
▶︎ 02:35

會把自己變成鈔票的構樹

風影
10,099 0 2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