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當吃飯變成挑戰:「食樂支援」帶你認識長者吞嚥照護

2025/08/29 09:30
21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你有沒有注意過,家中長輩吃飯時,動作變得比以前慢?甚至食物含在口中很久不吞下去,或是常常邊吃邊咳?這些看似小小的現象,其實可能是「吞嚥困難」的警訊,尤其對失智症長者來說,更是日常裡最隱形卻危險的挑戰。

照片

8月27日,臺中市紅十字會和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食食樂語言治療所,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食樂支援|高齡長者吞嚥照顧介護食體驗嘉年華」。活動中,不只談專業知識,還讓照顧者和民眾親手體驗「介護食」——一種專為咀嚼或吞嚥困難設計的餐食,透過調整軟硬度與黏稠度,讓長者既能安心吞嚥,也能保留吃飯的樂趣。走進會場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擺滿不同質地食物的桌子,有軟綿的南瓜泥、濃稠卻帶香氣的味噌湯,也有塑形後依然保有原貌的紅蘿蔔。長輩們小心翼翼地試著入口,家屬則在一旁專心聽講,偶爾點頭、偶爾發問。語言治療師耐心地做範例,學生們則協助篩檢與記錄,整個空間瀰漫著專注卻溫暖的氛圍。

照片

很多人驚訝地發現,原來簡單的烹調方式改變,就能大大減少嗆咳風險,甚至提升長者的食慾。

這場活動不只是「教學」,更像是一次社區的互助。從紅十字會的長照服務,到語言治療專業,再加上主婦聯盟對食材安全的堅持,三方合作搭起一張「飲食照護安全網」。他們希望,讓照顧者回家後能帶走實用的方法,也讓每一位長者,在生命的每一餐,都能吃得安心、有尊嚴。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