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賴政府還要放縱走私加熱菸多久?

2025/08/21 23:29
5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菸害防制法》要求加熱菸產品須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後,方可合法上市。然而,歷經超過2年的冗長審查,直到2025年7月底,才終於有兩家業者、共14項加熱菸產品「有條件通過」審查。但即便如此,加熱菸產品仍未能立即上市,行政流程仍在拖延,讓人不禁要問:賴政府還要放縱走私加熱菸多久?

根據財政部與媒體報導,台灣目前的加熱菸市場幾乎完全由走私品壟斷。2025年上半年,海關查獲的非法加熱菸已突破百萬包,較去年同期暴增八成。這些未經檢驗的水貨產品,不僅品質無法保證,還可能對消費者健康造成潛在風險。更嚴重的是,政府每年因此流失近百億元的菸稅與菸捐收入,直接衝擊健保與長照等社福預算。

國民健康署雖已核發「有條件通過」函文,但仍要求業者完成一系列後續程序,包括包裝審查、標示調整、警示圖文設計等,才能正式上市。這些要求固然有其公共衛生考量,但在黑市橫行、消費者無合法選擇的現況下,過度冗長的行政流程反而成為助長走私的溫床。

立法院與企業界早已多次呼籲行政部門加速審查與上市流程。很早以前立委黃建賓便指出,因為加熱菸無法依法上市,導致黑市猖獗、假貨流竄,甚至有人假扮日本和尚走私加熱菸入境。這不僅讓基層海關疲於奔命,也讓消費者暴露於無監管的產品風險中。

更令人憂心的是,當合法產品遲遲無法上市,消費者只能購買來源不明的走私品,這些產品未經國家審查,成分、製程、風險全無保障。一旦出現健康問題,誰來負責?政府若繼續拖延,形同放任全民健康暴露於無法控管的風險之中。

事實上,根據《菸害防制法》相關規定,加熱菸已被列為「指定菸品」,只要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即可合法進口、製造與販售。如今已有產品通過審查,政府應立即啟動後續行政程序,協助業者儘速上市,讓市場回歸正軌,才能有效排擠黑市與走私品,保障消費者權益與國家財政。

賴清德總統在競選期間曾承諾推動「健康台灣」政策,強調癌症新藥、長照3.0等重大社福計畫。然而,這些政策無一不需穩定財源支撐。若政府一方面調漲健保費,另一方面卻放任菸稅流失,豈非自相矛盾?

走私加熱菸問題已非單一產業議題,而是公共健康、財政治理與法治信任的綜合危機。賴政府若真心為民,應立即展現行政效率,協助合法業者完成上市流程,讓消費者有安全選擇,讓國庫不再失血,才是真正「愛人民」的表現。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