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三論普發10000元納稅人怒吼:稅金非提款機 更非立委自肥工具

2025/07/24 19:30
1,260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納稅人怒吼:稅金非提款機,更非立委自肥工具

{台北 2025.7.24.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近日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推動的「普發一萬元」政策引發社會強烈反彈。多位公民團體與納稅人代表嚴正聲明,強調人民繳稅是為了國家強盛,而非成為少數立委逃避罷免、鞏固權力的「提款機」與「政治道具」。此項政策被質疑為缺乏財源、經濟正當性,甚至程序違憲,更被諷刺為一場「買票騙術」。


普發萬元政策爭議點摘要:

  • 動機可議,疑為「買票騙術」:
    • 該政策被廣泛質疑為部分立委為規避7月26日即將到來的罷免投票,企圖以普發金錢來「綁樁」並爭取選票的政治操作。
    • 納稅人認為,將國家稅金挪用為個人政治目的,是對公共資源的濫用,嚴重侵害公民權益。
  • 缺乏財源,經濟正當性不足:
    • 此次普發一萬元並未明確指出資金來源,引發社會對政府財政紀律的憂慮。
    • 批評者指出,在國家財政有限的情況下,缺乏排富條款的全民普發,不僅未能有效解決社會經濟問題,反而可能加劇財政負擔,造成未來世代的壓力。
    • 更甚者,立法院一方面削減台電補貼導致電價上漲,另一方面卻提出「發錢救民生」,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被批為「自導自演的假仁政」。
  • 程序違憲,破壞預算審議機制:
    • 有聲音指出,此類重大財政支出應經過嚴謹的預算審議程序,然而此次普發政策在推動過程中,被質疑存在程序瑕疵,可能違反憲法相關規定。
    • 強行推動未經充分討論、缺乏正當程序的政策,將對台灣民主法治與預算制度造成不良影響。
  • 資源錯置,無法精準扶助弱勢:
    • 此次普發政策最大的爭議點之一在於「沒有排富」。批評者強烈抗議,讓如郭台銘、蔡旺旺等富豪也能領取這筆一萬元,簡直是「國際級的笑話」。
    • 納稅人強調,真正的社會正義應是「照顧需要的人,而不是討好選民」。精準補助低收入戶、育幼家庭、創業青年和高齡長者等弱勢群體,才是政府應當優先考慮的施政方向。
  • 排擠國家重要預算:
    • 質疑聲浪指出,立法院在削減國防、能源、社福等攸關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預算之際,卻極力推動普發金錢,讓人質疑「台灣的未來只值一萬元的選票?」
    • 納稅人重申,繳稅是為了讓國家變得更強大、更具韌性,而非淪為政黨用來「綁樁」或逃避政治責任的工具。

納稅人訴求與呼籲:

  • 嚴正抗議: 全民稅金不是立法院撒錢自肥的「提款卡」,更不是政黨用來綁樁逃避罷免的「政治道具」。
  • 拒絕濫用: 台灣不是少數政客的「金庫」,人民也不是其「票倉」。稅金應用於提升國家整體福祉,而非個別政治人物的私利。
  • 支持罷免: 呼籲全民認清事實,若立委只會透過撒錢自保,而非為國家長遠發展著想,人民就應當在7月26日的罷免投票中,投下「同意」票,讓這些失職的立委「通通回家」。

        此次普發一萬元政策所引發的爭議,不僅凸顯了民眾對政府財政紀律的重視,更展現了納稅人對國家資源合理分配的期待。全民正密切關注此事件的後續發展,並呼籲所有民意代表,應當以民為本,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政治利益之上,方能贏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