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稻了沒?」——一聲問候,聽見農民的心聲,也看見地方政府的缺席
「割稻了沒?」農會親切地問候農友。
「港北水稻遇寒流,重新插秧一次,預計晚半個月才收割。」農友答。
這樣簡單的對話,卻揭露了三月中旬寒流對新竹港北農田帶來的災情。許多原本第一批插秧的水稻,在連續低溫下枯黃、壞死,不得不重新購苗、再插一次。搶得到秧苗的農友趕忙補種,搶不到的,就只能望田興嘆。
農會安慰地回應:「不用擔心,很多農友都面臨同樣的狀況,繳公糧還來得及。」
一位農友分享:「我7月8日才到農會申報繳公糧。農會的問候對話中才知道,不只是靠海的港北農田,很多新竹農友的第一期稻作都遇到了寒害幾乎全軍覆沒。」
然而,這場災情中,卻唯獨看不見新竹市政府的身影。從3月寒流當下到現在,市府從未派員實地勘災,沒有協助登記損失,也沒有提供任何救助措施。
再過幾天,補插的稻子也將收割完成,田裡的災情也隨之「收割」,消失不見。新竹市政府的災後績效,也就此「歸零」。
如今田裡只留下兩種景象:
「稀疏稻穗」——那是來不及補插的失收田;
「一半青、一半黃」——那是重新插秧的勉力成果。
這一切,也只有農民記得,也只有公視新聞網還留下紀錄。
https://www.peopo.org/news/805116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