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伍麗華的自我革新:一張特別的離職證明書 見證25年前的黃金歲月

2025/07/08 08:41
31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伍麗華的自我革新:一張特別的離職證明書,見證25年前新豐國小的黃金歲月

【台北/屏東 記者/程德昌Valjeluk.Katjadrepan】 

        近日,一張塵封25年的「離職證明書」再次喚醒了教育界的一段佳話。這張與眾不同的證明書,並非由他人核發,而是由現年即將退休的教育工作者伍麗華(現任立委),親手頒發給自己。這份特別的紀錄,不僅見證了她在屏東縣新豐國小那段「與自己對話」的教學生涯,更彰顯了她勇於突破框架、不斷追求自我實現的教育熱情。

        民國88年8月1日,伍麗華老師毅然決定離開過去服務的都會大型學校,轉調至屏東縣地圖上最北端的新豐國小。當時,全校學生人數剛好破百,與她先前服務過動輒兩千多名學生、每個年級八個班以上的大校形成強烈對比。即便擁有十年豐富的教學經驗,並身懷碩士學位,對於這項調動,伍麗華老師心中充滿了挑戰與期待。新豐國小簡建如校長對於她的到來感到無比欣喜,立即委以重任,讓她兼任導師與教務組長。

        從巨型學府的喧囂,驟然置身於僅有百名師生的小型校園,伍麗華老師對於教務組長這份行政工作投入了超乎尋常的熱情。她常笑稱,或許在校長眼中,她當時的積極表現簡直「像個瘋子」。然而,她深知,在過去大型學校的環境中,她常常感到自己的存在被稀釋,難以看見個人的影響力;但在這座小巧的新豐國小,她感受到自己的角色被無限放大,必須有所作為才能不負所托。

        新豐國小的歲月,恰巧與台灣社會經歷巨變的921大地震重疊。地震對遠在南投238公里外的新豐國小造成嚴重災損,學校百廢待舉,亟待重建。然而,伍麗華老師並未因此卻步,她一邊與師生們共同面對校園的重建工作,一邊卻在滿目瘡痍的校園內積極策劃並舉辦各式各樣的校內競賽。呼拉圈比賽、詩詞背誦、葉脈採集、記憶力挑戰、家庭閱讀競賽……這些充滿趣味與知識的活動,不分年級,讓全校師生都能樂在其中。不僅如此,她還親自編輯發行每個月八大版面的「新豐社區報」,將校園的蛻變與社區的脈動緊密連結。在她的努力下,新豐國小不僅校園美麗重生,更透過一系列精彩課程,實現了美學與教育的相得益彰。

        回顧這段時光,伍麗華老師感觸良多。她表示,正是新豐國小的環境,讓她找到了施展抱負的舞台。後來,隨著教導主任退休,她被簡校長力薦代理主任並鼓勵她考取主任資格;簡校長調校後,她更被教育局指派代理校長。這一切,都證明了她在這所學校所展現的卓越能力與貢獻。

        然而,當地方議員希望她能繼續代理校長時,伍麗華老師卻做出了另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她認為自己不應「鳩佔鵲巢」,基於對教育倫理的堅持與個人生涯規劃的考量,她毅然決然選擇調往他校。正是這個轉折點,催生了那張獨一無二的「伍麗華發給伍麗華的離職證明書」。這不僅是一份證明,更是她對自己在新豐國小這段黃金歲月畫下的圓滿句點,以及對自己勇於抉擇的肯定。

        伍麗華老師自20歲踏上講台,從省教育廳核發的那張教師證,見證了她青澀的青春年華。而後一張張的離職證明書,則記錄了她每一次離開舒適圈的勇敢抉擇。這張由她自己頒發的離職證明,更是她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自我回望與肯定。

青春無悔,勇敢踏出,青春便永在。這句話不僅是伍麗華老師的人生寫照,也激勵著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充滿挑戰與變革的時代裡,保有那份對教育的熱情,並勇於開創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