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九百萬的答案

2011/05/05 17:52
8,038次瀏覽 ・ 0次分享 ・ 7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國道三號走山事件,
 
在 四月廿五日 屆滿一周年。
 
一年來,四位無辜犧牲的家屬,
 
一直在等待交通部給他們一個交待。

照片

走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調查為什麼要這麼久?國道走三的調查報告,終於在千呼萬喚之下四月中出爐了。不過交通部在監察院準備公布調查報告的前一天,搶先以發新聞稿的方式,表示這一起國道走山事件並沒有「行政疏失」。結果除了引起社會嘩然、家屬不滿之外,隔天監察院通過糾正案,認為這起意外有人為疏失。這個糾正案無異打了交通部一巴掌。交通部花了九百萬完成的調查報告,內容到底是甚麼?而監察院只通過糾正案是否輕輕放下?更重要的是,台灣的高速公路從此就真的安全了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HH四傳四乙 鄭煌耀 (未驗證) ・ 2011/05/05 22:19

看完之後我覺得國家應該要派專業的人員去勘查各各國號道路,如果同樣事情發生的話,試問,這次又換誰下台?每次發生這種出人命問題,都在那邊吵,誰該負責?應該在做道路施工時候就該注意這材質該怎用?可用幾年?很多很多小細節都要想得很透徹。可以跟觀眾進行CALL IN CALL OUT

H 傳四甲 張文孝 (未驗證) ・ 2011/05/06 00:24

政府應該定期檢驗 以防意外再ㄧ次的重演
對於這次的意外 政府應該從優撫恤 不可有推託之責

逸~ (未驗證) ・ 2011/05/08 23:01

看完這則報導,無論如何,交通用路的總體檢是絕對必要。有很多的規劃有專家學者的意見,都知道該如何去做,但設計或規劃往往卻因真正執行的人缺乏那份用心,所以導致意外的產生。體悟很深,想必這不只是制度上出現問題,連態度應該也有很大的問題。只能用希望執政者能更重視每份的小細節,以免再度發生令人遺憾之事來做為一個小民眾對於大政府的期許。

老張 (未驗證) ・ 2011/05/11 17:48

走山的事件固然沒有人能預料,但事情發生了,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家

屬們失去至親固然很傷痛,不過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交代,同時也不希望

之後有人因此而受害。或許自然因素是無法控制的,但預防方面或許是

可以再努力的層面,定期養護是需要再增強的。另外國道興建前的前置

作業與安排是否有做好準備也是需要考量的。我們不能等到有事情發生

,才去探討相關問題或措施的安全問題,那時候都太晚了,事前的預防

總是勝於事後的檢討。

比各 (未驗證) ・ 2011/05/11 23:22

走山事件已經過了一年多,像多數事件一樣受到時間推動,人們逐漸淡忘了。

但是對當事人和當事人的家屬卻是難以忘懷的。
如何不重蹈覆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了,政府應該負起督導的責任,未來或許可以加上來自民間機關或是學術研究機構的共同監督,多一雙眼眸,也許就能填補疏忽之處,讓走山事件不會再發生。

Xemnors (未驗證) ・ 2011/05/28 12:37

走山都過一年了,耗資九百萬的答案卻是讓人撲朔迷離,一下字說是自然的,後來疑似受大眾撻伐又改口說是人為,又是如何造成? 這答案公佈前突然又再改,不免讓人質疑它的可信度,走山事件根據我地理課老師有說到,跟斷層走向及開發有關,時間累積而崩塌,難道工程疏忽與名聲難以啟齒到可以不管民眾的性命了嗎?這叫人民要如何信任交通部而不免於生命危險?

吉米 (未驗證) ・ 2011/07/28 22:36

這是好事,還是看家庭團結在上面這個列表。
高興地閱讀這篇文章,就這麼簡單,易於理解。
其實我驚訝地看到尊重其他文化的那麼高。
無知是幸福。section 21 housing 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