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數位藝術中心開幕 首展黃心健科技藝術「隨機而變」
迎接科技時代新藝術風潮,政大繼成立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後,又成立「數位藝術中心」,致力打造數位藝術互動平台,促進跨領域、跨文化交流。期待透過科技結合藝術,為校園培育文化創意種子。

【政大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訊】迎接科技時代新藝術風潮,國立政治大學98學年度起成立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3月9日又成立「數位藝術中心」並推出首檔開幕展「隨機而變-黃心健科技藝術展」。主任張寶芳指出,數位藝術中心將致力打造數位藝術互動平台,促進跨領域、跨文化交流,為校園培育文化創意種子。
校長吳思華期望,透過數位藝術中心,將提供全校師生及文山社區的數位互動藝術體驗。未來每學期也將邀請國內外傑出數位藝術家及團體到政大數位藝術中心展演,藉由多元而豐富的互動,營造兼具人文、科技、藝術的生活環境,進一步發展政大成為數位內容與文化創意產業的基地。
中心開幕展覽就邀請曾獲無數國際多媒體設計大獎的知名數位藝術家黃心健,帶來「凝視」、「上海,我能請你跳支舞嗎?」、「靜止的聲音」、「皮相底層」等互動作品。結合互動科技與藝術,黃心健以科技說書人的角色,引領人們透過體驗他的創作,找到一個能夠短暫停留的時空,思考自身與周遭生活的關係。
其中作品「凝視」,運用電腦人臉辨識技術,當觀眾坐在螢幕前方時,螢幕會產生有觀眾自己臉孔的虛擬家族成員,每位成員都對望回來。此時,觀眾又彷彿旁觀者,超現實地凝視著有自己臉孔的古老家族照片。

另一作品「上海,我能請你跳支舞嗎? 」則是黃心健從3000張上海建築物照片中,挑選出最能代表上海特色的建築:弄堂、歐式建築和現代大廈作為創作素材。將高聳壓迫的硬質高樓大廈,經由互動裝置,轉化為隨著觀者的身影翩翩起舞的軟性圖像。沈重的水泥磚塊與招牌,輕盈地在手足迴旋之間搭建與散落,讓旅者的身影與城市建築重疊交織,重新建立人與城市的對話。站在作品前,校長吳思華也開心地手足舞蹈,控制欣賞影像變化。
黃心健表示,這次在政大的展覽,可以讓政大學生透過新媒體去感受藝術的氛圍,藉由觀察、詮釋,與作品互動,也能進一步了解創作者的內心世界。他也期待透過科技結合藝術,能讓人探討生活中各種事情「美」的可能性,讓生活更有意義。
黃心健科技藝術展「隨機而變」即日起到5月20日在政大藝文中心二樓的數位藝術中心展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