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聞實習營  展現年輕人報導能量
  
      
        
          
      歡迎收看PeoPo Webcast,常點閱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觀眾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最近平台上多了許多新進的公民記者,而且報導的議題和內容相當具有可看性。這些新進的公民記者許多都是今年參與PeoPo暑期實習營的大學生,透過四天的課程,協助同學認識採訪拍攝剪輯的技巧,並且透過實作,讓這些年輕公民記者更能累積報導經驗。
VCR
PeoPo公民新聞平台延續往年的傳統
在暑假舉辦兩個梯次的暑期實習營
	今年雖受到疫情的影響
	但仍有許多傳播科系與非傳播科系
	對影音新聞有熱忱的同學前來參加
	不一樣的是同學們都必須戴上口罩
	專心上課的同時防疫工作也不能少
實習營同學:
來參加的目的是因為
	我對媒體產業很有興趣
	然後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
	我有在關心一些弱勢議題
	然後我覺得透過新聞
	讓他們能夠被看到是很重要的
為了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
	擁有拍攝新聞報導的能力
	PeoPo設計了一系列精彩的課程
	請來世新大學陳秀鳳老師
	與同學們分享怎麼樣找拍攝題材
	和做新聞報導入門的小撇步 
課程講師 陳秀鳳:
其實現在公民記者
	在我們社會是非常的風行
	而且非常流行
	在自媒體時代
	其實每一個人都是記者
	每一個都可以拿手機
	去記錄他生活周遭關心的事情
	其實我非常開心
	有很多不是傳播科系的同學
	對這一方面有興趣
	如果想要入門
	其實最簡單的就是你拿著手機
	去觀察我們生活周遭
	只要你看得有感受的 有感覺的
	不平的 感動的
	你都可以用手機先記錄下來
	慢慢去學習
	怎麼樣用短短的影音
	手機短短的影音去說故事 去寫稿 
	慢慢去說故事 
	慢慢可以完成一則報導
以及線上新聞台記者賴碧香
	分享文字記者
	在採訪前的準備工作
課程講師 賴碧香:
其實我覺得是前的採訪
	應該就是你要想好
	我去可能會有什麼畫面
	或者我想要問那些問題
	工作真的要的很足
	而不是說我去到現場
	我要做人物
	比如說我今天舉例
	那個紅鼻子醫生
	我去到現場我在看有什麼就好
	其實網路上有很多紅鼻子醫生的介紹
	你就可以去預想
	他們在醫院做了哪些事情
	那他們在練習的時候
	有哪些困難
	那如果是你
	你想要突破再去問些什麼
	我覺得應該都要做足功課
	而且你做足功課去到現場
	才會讓受訪者覺得
	自己被尊重了
	那你的作品就會越來越豐富
PeoPo也特別邀請
	去年參與暑期實習的學長姐
	來跟同學們分享經驗
實習營學長姐 梁紫潔:
我覺得很開心  
	就是有機會可以回來跟這些同學分享
	因為我自己是非本科系的關係嘛
	然後剛開始就是來到PeoPo的時候
	其實就是滿緊張的
	然後又很徬徨
	想說就是我是從零學起
	到底我可不可以完成
	做好我的每一支影片
	然後我就是因為有一直跟著PeoPo這邊
	就是安排的一些實習營的步調
	跟一些課程
	然後就是又有很好的小老師
	所以就是透過邊學邊做
	然後讓我也增進很多
	有關於傳播領域的一些技能
實習營學長姐 左涵淨:
我想給這屆學弟妹的一個建議
	就是說不要害怕失敗
	你們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
	器材預備好以後
	你出去就不用怕失敗
	因為發生狀況
	有很多臨時的問題是一定會的
	那來到PeoPo
	因為你是個學生
	然後會有很多可以犯錯的機會
	不會有人太責備你
	所以你要勇於失誤
	只要你把每一次的錯誤做調整
	你下一次就會更進步
經過短短四天的課程訓練
	接下來的每週
	同學們都拍出優質的報導作品
	帶回公視與大家分享
	實習營的一大重點活動 
	就是同學們能進到
	PeoPo公民新聞報的攝影棚內
	體驗當主播播報自己的新聞 
	經過這一個月的暑期實習營隊 
	帶給同學滿滿的收穫
實習營同學 廖翊均 :
我最印象深刻的應該是
	華萱老師的課程
	因為她課程內容就是
	我想說怎麼一個新聞配音的課程
	就是可以那麼的精彩
	就是我以為只是單純地唸稿就好
	沒想到有那麼多技巧
	還有那麼多臨場要反映的事情
	然後第一次聽到這些事情
	就覺得滿驚喜的
實習營同學 吳思嬋:
因為我自己是在學校裡面
	我們會有分線
	就是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線
	可是畢竟還是有一些限制
	但是在於PeoPo這邊
	公民新聞這邊
	其實沒有任何限制
	然後你想要做任何地區性也都可以
	但在學校會要求說在地一點
	所以會規定有區域性的限制
	所以我覺得PeoPo這邊還滿好
	就是只要你想做什麼
	你都可以去做這樣子
	然後像我自己的話
	也有打算要到外縣市
	去做相關的報導
	就會覺得不是只侷限在這邊的感覺
	就是只要有興趣的你都可以去嘗試
期盼這群公民新聞生力軍
	未來能夠持續發揮影響力
	報導出屬於自己觀點的公民新聞
已經邁入第十四屆的PeoPo暑期實習營,已經培訓了超過1400位的年輕大學生成為公民記者,他們也在實習期間,實際透過報導展現關心在地、關心公共議題的公民新聞精神,雖然他們日後不一定會繼續產出報導,但相信公民新聞的種子已經在他們心中萌芽,更能體會有別於一般新聞媒體的公民新聞價值。PeoPo Webcast我們下次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