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倒悲歌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蘇迪勒颱風過境台北造成重大災情,光台北市就有超過7000棵樹木傾倒。
樹倒了,平常為我們遮蔭擋小雨的守護沒了,除了心疼,還有更多的關心,
隨意走動一圈,就可以發現許多不可思議的「樹下景觀」。
真正適合樹木生長的是什麼樣的環境? 土壤又應該是怎樣的質地?
如何種植一棵樹才是適合的? 多高的樹木該有多大的樹穴安身?
為了維護城市樹木和生活其中的人們的安全和舒適性,
修剪枝幹怎樣才是合宜?
去頂修剪是目前台北市很普遍的做法,
但是一株原本枝葉茂密的大樹被修成了「棒棒糖」,
失去了樹葉的樹木該如何吸收養份? 又要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僥倖活下來的樹開始拼了命的長出細枝和嫩葉,
但這脆弱的結構根本檔不住再一次的強風吹襲,
這樣的養護流程,每個台北市民都有權利和義務去關心和要求,
因為除了我們企求在城市留下一片清新的綠意和蔭涼,
更多的是對自己和他人生命財產安全的在乎和重視,
這樣不尊重不在乎不專業的種植養護對市民來說這麼重要的路樹,
讓大部份的樹都成為了生長不良,甚至隨時會倒的未爆彈,
政府單位實在有違台北市民的請託。
呼籲台北市民一起來,要求全面體檢台北市的路樹、公園植樹,
還給市民一片綠意和安全的生活環境。
照片

穿著尿布的樹根,不透氣不透水,根部無法正常生長延伸
照片

去頂修剪的樹木無法再長出正常穩固的枝葉,成為貼近人們的不定時炸彈
延伸閱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