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國科會融入式數理教學在原鄉系列4

2013/07/28 19:45
1,88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由於原住民在政治、經濟、社會,表現呈現弱勢的狀態,加上學校教育的傳授,都是以主流文化來傳遞,使得學校、學童學習風格,文化環境等因素,造成原住民學生的學業成就低落。 因此本研究,是從以排灣族的文化為基礎,發展排灣族小學,數理教學模組與科普活動,期能縮短排灣族學童,數理教育的學習落差。

              數理教育的終極意義,乃是教育排灣族,原住民部落族人,如何以自己的文化主體性,來看待排灣族文化中之數理智慧,且未來如何建構出一套,流暢、合諧、豐富、可行性的運作模式?如何對參與從事數理的學童,能夠深入體驗並學習排灣族文化中的數理智慧,並且學習到可持續發展,數理教育的終極關懷?從立即執行、中程執行、長程執行等,提出發展數理科學教育之行動策略。

              國科會科學教育處,為推動原住民科學教育,訂定原住民科學教育行動方案,此方案以普及原住民科學教育,提昇原住民競爭力為目標,鼓勵科學教育研究者,結合在地之政府與民間資源,規劃科學領域之學習活動,為本研究所樂見。

             以長遠的永續教育而言,排灣族數理教育是台灣少數,能兼顧原住民文化與科學智慧。目前原住民地區是台灣,最重要的數理教育,與多元化文化保留區,希望能以可持續性、知識性、多元文化的態度,來謹慎從事原住民地區數理教育,以服膺數理教育,是以數學與科學教育為工具。同時連結原住民學校、原住民社區、學術研究等,對當地居民的社會責任,配合適當的機制,在不改變當地,原始教育結構的範圍內,來從事融入排灣族文化,發展數理教育活動的核心價值。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