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輪胎到米其林星星 看置入性行銷的新聞價值
「置入性」行銷在目前新聞上被拿出來檢驗,往往透露出的訊息是置入性行銷不好,是令人深誤痛絕的。但是記得很久以前,總有20~30年之久以上吧!置入性行銷是經典,因為可以讓人不知不覺接收到訊息,而沒有壓迫感。講話溝通也是如此,最高竿的溝通是在不知不覺中瞭解了訊息,能認同對方的觀點。連婚姻介紹,都要隱藏真正的意圖,用開party或集體出遊來夾帶要介紹的對象。
為什麼現在置入性行銷會落到這樣的地步呢?因為不實在!記得有一部電影,片名不記得、女主角是演you got mail及西雅圖夜未眠的知性著名女星梅格·瑞恩(Ryan, Meg),我喜歡的類型。 電影演一個從中古時代意外來到現代的爵士,被邀請拍廣告片,結果他不經意吃了一口廣告的商品,就起身走人,因為他不願意說假話作不實宣傳。女主角很生氣,要他回去演完廣告。。。。
置入性行銷之所以可惡,是一群廣告人,拿人錢財作不實的大眾傳播,可能他心裡對該產品並沒有大印象,卻為之宣傳。電視上也有一些專門的時段,是報導臺灣的人事物,是給了錢就可以包裝後播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政治人物,只要給錢,他們會作的好好的,也有公關形象公司,確保該人的形象是善人好人。。。實際上只有擔任公關職位的人知道他的真實面貌,社會大眾的我們都被蒙蔽了。
記得有一句古話:內舉不避親。公民記者阿高的第一篇報導就是他的外婆
外婆的鳳梨醬 故鄉最美的味道 2012-08-16 16:17:54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106840
記得五年前剛進入PeoPo,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您的小故事,我的大新聞!
好溫馨!
大眾傳播就是要扭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誤謬。
新聞價值不在是否是廣告,在於是否真實!如果廣告是真的,結果也會相得益彰。
可惜作廣告的,不管廣告主的內涵,僅作好專業,作化妝師粉飾其代銷商品,才真正讓人詬病。
真正的好東西,是不怕被大量傳播的,而所有的好東西,也可能經由放大檢驗,發現還有改善的空間。遺憾的是有些人事物,沒有意願接受檢驗,也沒有討論的雅量,失去可以成長的機會。
如果當年居禮夫人的故事沒有提到只有權貴有能力買提煉的放射性元素來吃,我們無法知道當時的時尚商品竟然是現在人人聞之色變的毒物!知識就是時間的累積,好奇寶寶寫很多自身的體驗,就是以自身的小故事為出發點,也許有人願意提供意見,如何改善!而好奇寶寶對回應,從來不刪,包括廣告。如果這些需要作廣告者,能突破公民記者深誤痛絕的驗證碼,表示他們有決心與毅力,也是佩服,要改善的是提供資源的管理者。至於提供意見者,有過改之,覺得有溝通必要者,則盡量回應。不回應也不勉強。隨緣。
米其林星星的故事,是一群法國人建立的國際口碑,由置入餐廳訊息行銷輪胎產業。相信只要是真實可供公評的事實,寫出名字地點相關商業訊息,並不是罪惡。只是好奇寶寶沒有用匿名方式,而是大辣辣拿出名片表明是公民記者的身份,請商家說明其經營理念,為何要開素食餐廳?相關餐廳報導列在好奇寶寶「素食」專欄。餐廳報導不多,也沒有列出星級,報導的是一份經營的用心,至於好不好吃,不是很在乎,因為好奇寶寶不是美食主義者,差不多就好,但是一定要是素食,因為素食救地球。
米其林~不只是輪胎
米其林餐廳標榜美味的菜餚、舒適的用餐環境與尊榮的服務,搭配不凡的收費,百年來吸引無數嚮往美食者親臨品嘗,只是,賣輪胎的米其林公司怎麼會和美食扯上關係?回溯百年前這個生意點子,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也是一門文化創意產業。
米其林發威 掛星暴紅/摘星翻黑 2011/1/18
從輪胎到米其林星星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