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語文化傳承 嘉義囡仔講出台語的驕傲

2025/11/24 20:00
1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 陳珈諺/嘉義市報導】

現今許多學校仍以華語為主,許多孩子因此覺得說台語很奇怪,甚至不敢開口。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同時身為媽媽們的「嘉義囡仔講台語」創辦人,希望孩子能在生活中自在地使用台語,讓孩子找到台語囡仔伴,於是成立了這個團體,並透過各式活動,讓孩子在日常中就能自然接觸與使用台語。

親子共學 讓台語在家庭中延續

根據聯合國「瀕危語言」六級分類,台語被列為第三級「重大危險」。目前,台語使用者多集中在年長族群,但他們卻不常用台語與年輕世代溝通,導致年輕人對台語陌生,多數僅能聽懂或說簡單台語,缺乏書寫能力,語言傳承面臨挑戰。專家指出,若缺乏有效傳承方法,台語可能面臨消失的風險。

2021 年,馬珮瑄在各種活動中結識了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兩位創辦人在台中台語的親子共學團認識的,在大家陸陸續續回到嘉義後,成立了「嘉義囡仔講台語」這個團體。團體創辦初期仍不為人知,她們便從公園裡主動認識說台語的家庭,隨著成員逐漸增加,團體的雛形才慢慢建立起來。

特別的是,成員中有些家長一開始其實不太會說台語,正是因為孩子的出生,她們才下定決心重新學習,希望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同學習並使用台語,讓母語重新融入家庭生活,使得這份文化能夠繼續在親子互動間延續。

照片

「嘉義囡仔講台語」團體的四位創辦人,由左至右分別為,賴欣宜、許祐寧、馬佩瑄。後為徐佳伶。【記者 陳珈諺/攝影】

從困境中成長 媽媽們自立自強

在親子共學活動逐漸成形之前,「嘉義囡仔講台語」也曾面臨諸多挑戰。當時最大的困難是,難以找到能以台語帶領活動的老師,再加上創辦人們幾乎都是媽媽,要照顧孩子、兼顧家庭,常常分身乏術,活動的推動一度陷入停滯。面對這樣的困境,幾位媽媽以自身經驗為起點,回想過去參與的親子活動與社區課程,將這些體驗化為靈感,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活動。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媽媽們能投入的時間也增加,活動的形式與內容逐漸穩定下來。「嘉義囡仔講台語」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她們用心與努力的成果。

照片

「嘉義囡仔講台語」成立後,因書房老闆娘徐佳伶加入,書店也成為他們的基地之一。【記者 陳珈諺/攝影】

做中學 找回說台語的勇氣

「嘉義囡仔講台語」自成立以來,從一開始在社群媒體群組上相約出去玩,到洪雅書店老闆娘徐佳伶的加入後,召集大家組成「嘉義囡仔共學團」,才讓推廣母語的腳步逐漸站穩,使原本簡單的家庭聚會,開始凝聚為固定的台語親子活動。隨著家長們陸續參與,團體才真正從一個簡單聚會,發展成以親子共學為主體的母語推廣團體。每一場活動都以台語為主要語言進行,成員們常帶著孩子一起參加活動,透過遊戲、手作與日常對話,讓孩子自然地學習台語,無論是說故事、做點心還是親子互動遊戲,家長與孩子都能在輕鬆的交流中使用並習慣台語,讓母語重新回到日常生活裡。

來參加活動的民眾分享,孩子在學校裡無論與老師或同學互動,幾乎都使用華語,說台語的機會越來越少,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說台語與別人不同,甚至害怕開口。所以希望這些活動能成為孩子使用母語的另一個空間,透過這樣的互動環境,讓孩子們能在玩樂中自然的培養語言能力,也可以在彼此的陪伴裡,重新找回說台語的自信。

照片

「嘉義囡仔講台語」以全程台語形式,在獨立書店舉辦做豆花豆腐的親子活動。【記者 陳珈諺/攝影】

從家庭出發 讓台語融入嘉裡

這些創辦人們對嘉義的台語文化始終抱持信心,她們笑著說:「其實只要用心聽,在嘉義的街頭巷尾,仍可以聽見不少年輕人在說台語。」無論是國中生還是高中生,朋友間聊天時偶爾都會穿插幾句台語,這樣的景象讓她們認為嘉義在台語文化上的發展仍有深厚的底蘊,使用台語的機率也比其他縣市來得普遍。

照片

洪雅書店有許多台語相關書籍,讓孩子除了閱讀華語書之外,也能接觸並多翻閱台語與台語文字。【記者 陳珈諺/攝影】

她們相信,若要讓台語真正延續,應從家庭開始推廣,當年輕父母願意開口說台語,讓台語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孩子也會自然跟著學。她們希望台語不再被視為「老一輩的事」,而是一種陪伴孩子成長、充滿文化認同的語言。為了讓孩子們更早的接觸台語,她們也提出許多想法,像是可以在媽媽手冊、月子中心、兒科衛教提倡台語的重要性,也讓親子習慣在日常中使用台語,此外,在托嬰中心安排具有台語能力的照護人員,讓孩子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台語,同時,她們期盼政府能透過教師培訓與學校教育,使得師生都能自然使用與學習台語,讓這份屬於我們的語言得以延續。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