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臺法的現實與理想邊界《虛空之境》開展當代影像新篇章
凝視虛空 映照人類與自然的脆弱共生
虛空之境為對城市景觀與社會體制的觀察,利用影像紀錄文化與環境作為策展的核心主題。將秩序與永恆的概念,投射於現代影像中,邀請觀眾一同思索。當環境崩解、城市擴張之際,我們與自然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影像不再只是記錄,而是一種哲思。
展覽工作人員 賴女士
這一幅就是我們弗雷德里克德朗格的作品
那他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在於
他用巴黎的地標
然後他找了 可能印度啊還有台灣
藝術大學的學生 對
他就是用比較淺的攝影的作品
然後讓 譬如說印度的藝術家
然後台灣的藝術學生
就我們自己本身的建築啊或者是地景啊
去做一個在地化的一個文化的表現
那其實是還蠻特殊的
而且他的用色啊表現出來的圖表
都很棒
從領土出發 以影像丈量土地的深層脈動
以領土出發,描繪土地與文化間的交錯樣貌。以不同角度捕捉地景記憶,作品彼此映照,讓民眾感受土地的重量與人類的存在,顯露這片土地留下的種種痕跡,帶我們走上思索歷史、文化的旅程。
展覽工作人員 謝女士
策展者他將中西方兩個不同的
看似很平凡的東西
可以把它變得很具象化而且是一個系列化
作者還蠻聰明的是
他沒有把它放得很大
這第一點
第二個呢
他把它變成黑白的那去掉顏色之後呢
感覺上就不會那麼凌亂
觀看者比較容易接受他呈現的一個方式
那我個人是很喜歡繪畫的
所以很欣賞繪畫作品
所以我就覺得二樓給我一個很驚艷的感覺
看這個展會讓我覺得說
原來我所處的環境是這樣子的複雜跟多元
卻能生活的很好
以這個畫面為例
策展者蠻厲害的
剛好可以涵蓋整個台灣的那個
各個城市之間的一個區域範圍
然後又剛好跟我們台灣的作家來做一個對比
覺得蠻好的
都市化的幻象與真實 尋找當代生活
以都市的視角延伸至現代城市景觀,從高樓到街角的日常細節,揭露人們在喧囂環境中對自我與歸屬的追尋。如何看待且思考此情況下,想像與現實造成的矛盾與議題,在不確定中,尋找新的平衡點。
華岡新聞 洪詣忻 陳佩渲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