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原住民升學保障爭議是否能弭平?

2025/11/08 14:39
2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陳奕婷、陳彥廷、簡翊帆、洪楚寧、陳子皓、盧淑恩/採訪報導】在臺灣,原住民學生因族群身分的加分制度,時常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不久前,臺灣多所大學陸續傳出涉及族群歧視的言論,引發輿論爭議。其實,原住民每天都在經歷各種有意無意的刻板印象,這往往來自大家對原住民文化、歷史脈絡和實際政策的不理解,而產生種種迷思。

由於國家政策,為了保障弱勢族群受教權,有升學加分機制,原住民學生參加考試分發入學者,可以加總分百分之十。 若取得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通常是通過族語中級認證),加分比例可提高至百分之三十五。在大學等招收名額之外,還會外加百分之二的名額給原住民學生。 這個名額是獨立於一般生之外的,原住民學生是在與其他原住民考生一同競爭後,再爭取這個專屬名額。自2023年6月臺灣大學出現影射原住民學生升學加分優待的歧視布條,讓爭論已久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有民眾在網路發起連署,認為加分會造成外界對原住民學生的歧視,呼籲廢除;但也有專家學者認為,目前的教育制度是強迫原住民學生學習漢人文化,加分是對他們的補償機制。

究竟,原住民學生在學習過程會遭遇哪些挑戰、難題?加分制度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已經都市化的原住民也該加分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