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舊書的第二人生

2025/11/06 12:00
2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 尤紫涵、林芷妤、洪欣瑜/臺中報導】


在臺中市的巷弄裡,有一家不起眼的小書攤——黑輪舊書攤。這裡沒有華麗招牌,卻用每一本舊書訴說著環境永續的理念。每一次書籍被捐出、整理、上架,再流向新的讀者手中,都是一次資源的再利用,也是一種對地球的溫柔守護。

照片

黑輪舊書攤。(攝影/尤紫涵)

從「可惜」開始的永續選擇

老闆娘回想,最初開這個小攤,只是因為看到被丟棄的書太可惜。「書雖舊,但知識和故事不應被浪費。」選在忠明南路上不只是交通便利,更希望居民與遊客能慢下腳步,讓舊書循環再生,從生活中實踐永續。

照片

現場舊書堆積。(攝影/尤紫涵)

二手書的環境價值

在黑輪舊書攤,書不只是商品,它承載著減少浪費與資源再利用的價值。每一本被重新閱讀的書,都代表一次印刷、包裝、運輸的減少,也減輕了對環境的負擔。透過簡單的循環行動,老闆娘讓每一個小選擇,都能積累成對地球的正向影響。

照片

經營者工作畫面。(攝影/尤紫涵)

書與人的連結

這裡的故事,不只是書,更關乎人。有位爺爺捐出一本舊童書,說那是孫子最愛的書;幾天後,一位媽媽挑中同一本書,要讀給自己的女兒聽。書的流轉,不僅延續知識,也促進了人與人的情感交流。這種循環,正是環境永續與社會永續的溫暖交會。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4:50
▶︎ 03:04
▶︎ 09:54

牯嶺街---李伯伯的舊書攤

Aaron 金
36,852 10 20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