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恆春危機浮現:人口連年下滑 設鎮門檻失守即刻救援

2025/11/01 15:30
12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恆春搶救人口大作戰

鎮代會修福利門檻設籍滿3年可領

盼磁吸「墾漂」族重返3萬大關

照片

危機浮現 

設鎮門檻失守,恆春人口連年探底

【屏東/恆春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屏東縣恆春鎮,這座擁有迷人山海風光與深厚歷史底蘊的南國小鎮,正面臨一場嚴峻的「人口保衛戰」。根據最新統計,恆春鎮的總人口數已連續兩年低於「設鎮」的3萬人門檻,目前僅剩2萬9千3百餘人。數據顯示,與2014年人口數尚在3萬1千多人時相比,這十年來恆春鎮的人口已流失超過2千人,衰退趨勢令人擔憂。

        這場人口危機不僅關乎設鎮地位的存續,更深層地反映出偏鄉發展面臨的普遍困境——出生率下降與青壯年人口外流的雙重夾擊。面對此一趨勢,恆春鎮地方政府與民意代表體認到,傳統的留人方式已無法奏效,必須尋求更具體、更即時的政策誘因。

十年凍漲終獲解凍

鎮代會聯手鎮公所重修生活福利金自治條例

照片

        恆春鎮代會主席趙記明對此現象直指問題核心:鎮公所自2014年起,未曾重審鎮民福利門檻。長期以來作為吸引外地人設籍的關鍵誘因,包括台電生活福利金、長輩過節禮金、以及學雜費補助等,其設籍門檻與金額都已「凍漲10年」,完全與現實脫節,大幅削弱了對「墾漂」族與新住民的吸引力。

        根據了解,原有的福利條例對設籍時間要求極為嚴苛,特別針對那些曾遷出又遷入的鎮民,可能必須重新計算較長的設籍年限才能符合領取資格,形成了高不可攀的「福利門檻」。

        為此,鎮代會主席趙記明與鎮代表們,攜手鎮長尤史經,聯手提案全面重修《恆春鎮生活福利金自治條例》,旨在鬆綁長年緊縮的福利限制,放大福利磁吸效應

        趙記明主席強調:「人口結構已經改變,出生率也在下降,如果福利門檻不修訂,我們拿什麼來留人?」鎮代會決議將陸續完成條例修正,目標是鬆綁外地設籍補助限制,吸納那些在恆春地區長期生活、工作,卻礙於高門檻而未設籍的「墾漂」族及新住民。

關鍵變革一

每月150元台電福利金 設籍年限大幅鬆綁

        在諸多福利項目中,最受外界關注且影響人數最廣的,莫過於由台電回饋金支應的每月每人150元的台電生活福利金

        鎮公所回應,這筆影響最大的每月每人150元台電福利金,將是《恆春鎮生活福利金自治條例》重修後的一大重點。修訂後的標準將從原本嚴苛的門檻,大幅鬆綁至設籍滿3年即可領取

        對於長年在恆春地區從事觀光、服務業,或已落地生根的「墾漂」族而言,這項改變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我住在恆春快10年了,孩子都在這裡上小學了,現在終於有機會能領到這筆錢!」多名「墾漂」族在得知消息後,紛紛表示歡呼與支持。他們認為,這不僅是一筆實質的補助,更是地方政府對他們長期為恆春做出貢獻的肯定。

        鎮公所預估,這項調整將使鎮公所的預算增加約3百多萬元,並承諾將積極研議財源配套措施,力求讓這項「人口紅利」政策能盡早到位,吸引更多人正式設籍。

關鍵變革二

學雜費補助將解凍 減輕偏鄉就學負擔

        除了長者禮金與台電生活福利金外,學雜費等教育獎助補助也是此次鎮代會要求修訂的重點項目之一。恆春鎮公所長期透過《恆春鎮教育獎助自治條例》發放學雜費補助,以鼓勵恆春偏鄉學子就學。

        現行(修訂前)的補助標準: 據現有條例資訊,恆春鎮的教育獎助金額,針對大專院校學生設有補助上限,如公立大學(含研究所)補助學費、雜費新臺幣一萬元;私立大學亦有定額獎助金。高中、高職則為新臺幣三仟伍佰元。儘管有補助,但鎮代會認為,這些金額標準已「凍漲10年」,面對近年來不斷上漲的物價與學費,已與實際需求脫節。

        未來修訂方向: 鎮代會的提案要求將此補助的設籍門檻一併鬆綁,並有望調整補助金額,以放大對外地家庭設籍的誘因。此舉不僅能嘉惠已設籍的恆春家庭,更能吸引那些為孩子教育考量而觀望的外地家庭在恆春設籍,進一步帶動地方的人口紅利。

首部曲

重陽禮金設籍門檻鬆綁 長輩受惠

照片

        這場搶救人口的「福利鬆綁」行動已率先針對長輩福利做出變革。鎮代會昨日已經修改年滿65歲以上的重陽節禮金發放條例。鎮代會主秘王堅彥指出,未來設籍滿3年的長輩都可以領取重陽節禮金。這項修訂大幅降低了長輩享受地方福利的門檻。

        不過,王堅彥主秘也澄清,本次放寬僅針對重陽節禮金,其他節日(如春節、端午節)的禮金並未放寬領取限制,以確保財政穩健,而原有符合領取其他節日禮金資格的恆春鎮民則不受影響,福利權益獲得保障。

逆轉衰退結構 

福利政策成人口戰略的「磁鐵」

        趙記明主席深入分析恆春半島的人口結構,坦言當地已進入「生不如死」的嚴峻階段,人口衰退幾乎不可能僅靠新生兒出生率的提升來逆轉。他指出,恆春地區獨特的山海風光與淳樸人情味,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前來居住,成為「墾漂」族群。

        他強調,如何在無法逆轉生育率的既有事實下,善用現有的福利政策,將這批已經實際居住的外地人口「磁吸」留下設籍,進而帶動地方的產業與經濟發展,是恆春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這正是恆春鎮公所及鎮代會此次主動修改這項「十年未動」的福利政策的根本原因。

        恆春鎮搶救人口的行動,已從修改重陽節禮金開始展開。外界正持續關注鎮代會與鎮公所,如何陸續完成台電生活福利金學雜費補助等關鍵福利條例的修訂,期待這項人口保衛戰能成功翻轉恆春的人口結構,讓這座美麗的小鎮重返3萬人口大關。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