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一餐一善四十年!南臺科大「台灣媽媽」石蔡金雪榮獲大臺南好人好事代表

2025/10/20 17:11
1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一餐一善四十年!南臺科大「台灣媽媽」石蔡金雪榮獲大臺南好人好事代表
在南臺科技大學第六宿舍,有一間學生餐廳不只供應美味餐點,更供應溫暖與愛。負責人石蔡金雪女士,以「一餐一善」的信念默默行善逾四十年,近日獲頒「大臺南好人好事代表」,成為南臺校園最動人的身影之一。她不只是餐廳老闆,更是學生口中的「台灣媽媽」,用餐飲連結人心,用善行溫暖社區。

照片

石蔡金雪女士在南臺科大學生餐廳服務學子。她不僅提供平價美味餐點,更主動關懷清寒與國際學生,因其無私的付出,獲國際生親切地稱呼為「台灣媽媽」。

 

照片

大臺南好人好事代表頒獎典禮現場。圖為石蔡金雪女士,與臺南市大臺南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理事長黃建豐以及立法委員陳亭妃合影,共同見證這份至高無上的社會榮譽。

 

 

照片

石蔡金雪女士擔任南臺科大魔法廚藝社指導老師,無私分享數十年餐飲經驗與廚藝。

 


從餐廳到社團,她是學生的「魔法指導師」
石蔡女士自民國76年起投入校園餐飲服務,至今已逾45年。即使面對物價飛漲,她仍堅持平實價格,讓學生「吃得安心、吃得有愛」。她也是魔法廚藝社的指導老師,將一身廚藝與經營經驗傾囊相授,特別關照清寒與國際學生,成為許多學子心中的「台灣媽媽」。
畢業生們即使成家立業,仍與她保持聯繫,分享人生喜訊。這份跨國、跨世代的情誼,是她持續行善的最大動力。


活到老學到老,在母校完成碩士夢
石蔡女士的故事不只感人,更充滿奮鬥精神。她出身清寒,卻始終珍惜學習機會,最終在南臺科大完成EMBA碩士學位。她感謝同學與餐旅系蘇家愷教授的協助,讓她克服挑戰、圓夢成功。她以行動實踐「活到老、學到老」,成為校園最真實的品德教育典範。


從獨居長者到特殊教育,善行延伸至社區
石蔡女士的善行不止於校園。自民國80年起,她無償提供餐食給鹿耳門地區獨居長者,長達十餘年,並促成社區自主供餐體系。她也曾帶領學生走進監獄與特殊教育學校,透過料理活動傳遞人情溫度,讓「做菜」成為連結人心的橋樑。
石蔡女士的愛心與善行,是教育最真誠的光芒,讓學生感受到「教育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愛與責任的實踐」。
在石蔡金雪女士的故事裡,看見了「教育」的另一種樣貌——不是在教室裡,而是在餐桌旁。她用一餐一善,溫暖了校園,也照亮了社區。她的堅持與奉獻,讓我們明白:真正的品德教育,不是口號,而是日復一日的行動。她是南臺的台灣媽媽,也是大家心中最真誠的好人好事代表。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