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下賓朗部落喜迎孫菊花「人間國寶」 傳統織布技藝獲國家肯定

2025/10/12 20:59
12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下賓朗部落喜迎「人間國寶」 傳統織布技藝

孫菊花獲國家肯定

照片

(臺東/卑南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臺東縣卑南族下賓朗部落於今(12)日迎來一樁文化盛事。文化部「藝湛登峯-114年度重要傳統工藝授證典禮」首度移師部落舉行,由文化部長李遠親臨孫大川舊居,正式頒授重要傳統工藝「tenun kana Pinuyumayan卑南族傳統織布」保存者認定證書予孫菊花(Sunay Paelabang)藝師。這項榮譽不僅讓高齡88歲的孫菊花老師獲封「人間國寶」,更象徵卑南族瀕臨失傳的傳統織布技藝得到國家級的最高肯定,為臺東多元族群文化傳承寫下光榮的一頁。

照片

文化扎根、傳承永續 文化部部長親頒證書表達敬意

        文化部長李遠在致詞時表示,保存與傳承臺灣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是文化部的使命。這次授證特別選擇來到卑南族下賓朗部落,在孫菊花老師的族人與學徒們的見證下完成,體現了政府對於在地文化主體性的尊重與對傳統知識體系的重視。典禮現場充滿溫馨與歡樂氣氛,部落族人盛裝出席,以傳統歌謠與舞蹈慶賀這份榮耀,共同見證部落誕生一位新的「人間國寶」,場面隆重而感人。臺東縣長饒慶鈴也到場祝賀,強調孫菊花老師是繼排灣族刺繡工藝陳利友妹之後,臺東縣第二位傳統工藝的「人間國寶」,實為臺東之光。

照片

織繡雙絕 88歲織女畢生奉獻原民工藝

        孫菊花藝師出身織布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保有豐富的傳統織布配色圖紋知識。她以「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在61歲時正式向普悠瑪部落的耆老高春月拜師學藝,熟練掌握操作傳統水平背帶式織布機(地織機)與高織機

照片

        孫菊花老師的卓越之處,在於她不僅是卑南族目前極少數能熟練運用傳統地織機的織者,同時也精通傳統織布與刺繡,將織、繡及服飾製作知識融為一爐,承續了卑南族衣飾文化的精髓。更為可貴的是,她打破了過去織布技藝口述拜師學藝的單一傳承模式,投入大量時間,將傳統織布的技藝、織具構造、圖紋意涵等整理成書面記錄繪製組織圖,為瀕臨失傳的卑南族傳統織布技藝建立了重要的知識體系,成為卑南族傳統織布知識整理、傳習與發展上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照片

啟動傳習計畫 確保珍貴文化資產永續流傳

        文化部指出,卑南族織布技術(tenun)運用大量夾織技法,難度高、圖紋複雜,所製成的衣飾具有極高的藝術性特殊性。孫菊花老師的獲頒國寶,是文化部自2009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重要傳統工藝以來,新增的「卑南族傳統織布」項目,使國內重要傳統工藝項目增至22項,保存者共計30位。

照片

        文化部已責成文化資產局後續依規定,啟動保存紀錄教育推廣以及師徒制傳習計畫,結合部落、族語師與工藝師資源,確保這項珍貴的傳統工藝能持續活化與跨世代傳習,讓卑南族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持續發光發熱。孫菊花老師亦期盼能有更多族人加入學習,共同守護祖先留下的珍貴技藝。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