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小物紓壓 塑造生活小確幸
NS:街頭環境音、人聲。
標一:八成民眾焦慮 療癒商機崛起
OS
街頭人來人往,匆忙的步伐背後,隱藏的是現代人普遍的焦慮與壓力。
CG
圖表顯示——焦慮 63.8%、壓力大 57.3%、憂鬱 55%
OS
根據統計,約八成民眾在一週內出現焦慮、壓力或憂鬱情緒,其中18到29歲比例高達九成七。
BITE
民眾 王小姐
我平時放鬆的話比較喜歡聽一些音樂,或者追追劇。
BITE
民眾 馬小姐
我會買一些療癒小物,比如鑰匙圈、貼紙、桌上型的植物之類的。
標二:小物陪伴舒壓 學生上班族最愛
OS
療癒小物的銷售,從學生到上班族,都能找到不同需求。
BITE
商家 程小姐
大概十幾歲到三十幾歲都會有,年輕人比較喜歡可愛的,也有已經上班的上班族。
CG:
商機圖
標三:療癒商機翻倍 2028年上看百兆
OS
龐大的市場需求,帶動產業成長。根據統計,全球療癒市場從2019年的約100兆台幣,預估到2028年將突破166兆。
標四:療癒生活小物 快樂多巴胺來源
OS
因為價格親民、容易取得,療癒小物逐漸成為年輕人舒壓的日常方式。
BITE
諮商心理師 許庭韶
確實我覺得療癒小物,因為它的確有的時候,它也可以在我們大腦當中可能會創造一些多巴胺,因為你看到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哇,很療癒。
標五:壓力焦慮釋放 療癒小物新解方
OS
療癒小物雖然只是生活中的小小存在,卻在學生的課業壓力與上班族的忙碌生活裡,帶來小確幸般的慰藉與陪伴,讓人尋回片刻的安定與快樂
記者魏鈺珊 廖晨媁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