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活力閃亮愛心協會:從還願開始的溫柔革命,點亮家庭主婦的力量
桃園市活力閃亮愛心協會由理事長林鳳英創立,一切起於一次生病後的許願:「如果康復,就做志工回饋社會。」這份真摯的承諾,在康復後化為行動,成為支撐無數專職家庭主婦與年長者走出家庭、連結社區的重要據點。
一份誠心,讓社區微光閃耀
林理事長退休後因癌症接受手術,康復後便走入志工行列。早年在社區發展協會擔任志工期間,發現許多中年婦女因不符合政府資源門檻,被排除在照顧體系外,長期承受家庭壓力與社會孤立。她決心自立門戶,於107年申請成立,108年正式立案,這不僅是實現還願的方式,更是她想守護的一群人—那些默默付出卻得不到關注的家庭支柱。

(圖一)桃園市活力閃亮愛心協會早期由理事長親自帶領律動課程,吸引不少家庭主婦走出家門參與
隨著心跳的節奏,重拾生活的溫度
協會以健康促進為核心,每週開設有氧運動、社交舞、肌力訓練、瑜伽與表演團練等免費課程,依年齡與需求彈性規劃,深受主婦與長者歡迎,為了鼓勵參與,林理事長曾自掏腰包購買雞蛋、背心等小禮物,作為出席獎勵。她笑說:「不是物質,而是關心。」從一堂課兩三人,到後來一場活動吸引上百人參與,這些點滴都是她堅持與努力的成果。

(圖二)在桃園市活力閃亮愛心協會的瑜伽課堂上,不論年齡與背景,大家一同舒展筋骨
人與人心相連,社區隨之閃耀
協會志工多數為林理事長的學生,自願投入教學與支援,彼此配合有默契。表演與關懷探訪多由社區主動邀約,參與三崇宮文化 節、北勢國小運動會、平鎮新勢公園市集等活動,皆因長期耕耘的口碑與信任,在北新里活動中心舉辦課程,更獲得里長與社區大力支持,免費提供場地與資源,共創社區共好。
在平凡中,用溫柔照亮每一顆心
雖無固定經費,協會仍持續運作,最大困難在於文書處理與人力支援不足,多由家人協助,林理事長坦言:「我需要的不是舞台音響,而是便當、雞蛋、和能鼓勵長者來參加的小物。」目前也積極規劃重啟中斷多時的卡拉OK活動,她希望政府能挹注資源在基層所需處,也期盼能有理念相近的接班人出現,延續這份無酬卻深具意義的志業。

(圖三)透過自由歡唱活動,桃園市活力閃亮愛心協會成功串起長輩與鄰里間的情感連結

(圖四)健走活動是桃園市活力閃亮愛心協會受期待的戶外活動之一,帶大家走得更遠、笑得更開心
「我死過兩次,現在是神明給我的第二人生。」林理事長這麼說。她的故事不是奇蹟,而是相信「做,就會有人跟上」的信念,這份來自家庭主婦的堅定與溫柔,正持續在桃園一隅,閃閃發亮。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