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青年攀上欖仁樹 從枝葉間重新看見城市森林——2025城市森林計畫第二場培力課程熱力展開

2025/09/01 18:00
2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臺東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臺東青年志工中心於8月10日舉辦「2025城市森林計畫」第二場攀樹培力課程,帶領來自各地的青年志工,在專業教練指導下,親身攀爬臺東市受保護大葉欖仁樹,是一場與城市自然的深度對話。

照片

▲ 兩位參與者坐在樹枝上,完成攀爬後停留觀察。

從地面到枝頭 用身體與自然建立關係

活動當天下午,參與者們在陽光與微風中齊聚於大葉欖仁樹蔭下。課程由國立臺東大學戶外教育團隊李潛龍老師主講,他首先引導學員認識攀樹的意義與共處倫理——尊重自然、重視安全、以謙卑的態度走近每一棵樹。隨後,助教團隊示範繩索、吊帶、頭盔等基礎裝備的正確穿戴與操作方式,讓大家在動手攀爬前,先打好安全基礎。

照片

▲ 老師示範攀樹裝備操作。

李老師強調:「要讓人們認識大自然,就要帶著他們親近。」許多學員雖然過去曾有攀樹經驗,但多年未再嘗試,也有人一直耳聞卻從未親身體驗。攀樹對他們來說,是久違的挑戰,也是第一次與城市樹木如此近距離的交流。

照片

▲ 參與者於活動開始前聆聽安全說明與指導。

欖仁樹的庇蔭 在城市中守護清涼

欖仁樹因枝葉層層展開而呈傘狀,樹齡高達70歲,要長到如此規模並不容易,在酷熱的午後,站在它的樹冠下,氣溫明顯比周圍低上好幾度,涼意隨風散開,讓人瞬間忘卻夏日的悶熱。這種降溫效果,正是城市中樹木無可取代的價值之一。

老師提到,二十年前,許多巨型神木少有人能靠近,更不可能站上枝頭俯瞰周遭風景。如今,隨著攀樹技術的推廣與更新,參與者得以安全走進樹冠層,觀察樹葉的形狀、觸感,感受風吹過樹梢的溫度與聲音。

在問答交流環節中,學員們分享了自己對欖仁樹與其他城市樹木的印象。有的人形容它像城市的綠色守護傘,有的人則談到它在炎熱夏日帶來的陰涼與舒適。這些交流不僅增進了彼此對樹木的理解,也讓大家意識到,城市綠意需要共同守護。

照片

▲ 參與者圍繞樹幹,進行近距離觀察與觸摸。

從一次體驗到持續行動

攀樹不只是挑戰,更是一次心靈與自然的連結。透過安全攀樹與觀察紀錄,參與者的眼睛與心都被打開,在城市中看見不一樣的高度與視野。臺東青年志工中心表示,這次課程的意義在於培養青年對城市自然的敏感度與責任感,讓他們未來能在公共空間展開更多有感、有力的行動。

照片

▲ 課程結束後,參與者於樹下合影紀錄活動成果。

「在你的城市,找回一片森林。」這是臺東青年志工中心對每一位市民的呼籲。樹木是城市的綠色守護者,每一次的靠近,都是一次守護的開始。未來「城市森林計畫」將持續推出更多與自然互動的行動,從攀樹、植樹到生態觀察,邀請更多市民一同參與,讓綠意在城市中蔓延。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