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第十七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得獎名單揭曉

2025/08/29 19:20
5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頒獎人上銀科技卓文恒董事長(3排右3)、臺灣師範大學鄭慶民教授(3排右4)與得獎師生合影。上銀科技/提供

第十七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8月20~23日,一連4天在南港展覽館熱閙登場,大專院校 -「應用組與撞球組」報名共37隊 183人次,經激烈的複賽與決賽後得獎隊伍11組59人次;技職組「智慧堆疊與智動創造」報名共69隊328人次參賽,經激烈的複賽與決賽後得獎隊伍31組149人次。1~17屆累計參賽隊伍792組4,054人次,得獎隊伍271組1,630人次。

面對AI發展趨勢與人形機器人的蓬勃發展,AI人形機器人將融入日常生活中,機器人的手部愈靈巧就愈能幫助我們精準運作,進而提高生活品質,降低全球少子化與高齡化的負擔。上銀舉辦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提供一個學習平台,讓同學們於舞台上一展長才;未來在產業應用上,將機器手臂導入生產與創意應用可以降低少子化衝擊,在智慧製造方面,機器設備搭配機器手臂來協助生產製造已是大勢所趨。

上銀科技從2008年開始,為了激發並鼓勵國內的年輕學子投入機器手臂的研發和創意應用,特別舉辦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透過這個平台,大家能夠發揮創意,互相交流學習,也帶動智慧自動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希透過競賽可以讓青年學子發揮創意,也因互相觀摩而學習成長,帶動智慧自動化產業蓬勃發展。

比賽第一天上銀科技董事長 卓文恒親臨比賽現場給參賽同學加油打氣,他首先祝賀成功晉級決賽的六組隊伍,今天的比賽項目是智慧撞球,智慧撞球看似簡單,但實際上是這四天比賽中最具挑戰性的項目之一。它融合了物理學、幾何學、戰術策略與控制技術,更加考驗大家的團隊默契與臨場反應能力,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努力與磨練。近年來,智慧製造、AI機器人話題非常火熱,來參加上銀競賽不管未來升學做研究或是進入職場都會很有幫助,未來也能將所學運用產業中。

評審委員臺灣師範大學 鄭慶民教授致詞時表示:非常敬佩上銀科技推動機器手臂教育,二年前共同推動的工科學生技藝競賽「機器手臂技術」如今已變成亮點。今年學生們水準進步的很快,看比賽很緊張,非常刺激,許多隊伍在夾治具很有巧思,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隊伍來參加競賽,對於機器手臂的專業技能,有學習與競賽的機會,也感謝上銀科技提供學生可以發揮的機會與平台。

比賽第二天上銀科技 吳俊良助總擔任頒獎人表示:今天比賽項目是「智慧分揀」與「智慧裝配」,「智慧分揀」關卡設計主要是模擬在無人作業的智慧工廠,運用機器手臂搭配機構,進行分類與檢測。「智慧裝配」主要是面對多變的訂單需求,靈活調度機器手臂,實現彈性化組裝生產。這二個題目在智慧製造是最基本又很重要的領域,各位同學遇到的問題在業界也同樣會遇到,希望大家能夠在一次次的練習中,找到解決方式與發揮創意解決問題,也提醒比賽雖然會有名次、高低勝負,但比賽過程的經驗,確是非常寶貴,希望同學們能珍惜與善加運用這些寶貴經驗。

比賽第三天上銀科技林明堯執行副總擔任頒獎人表示,今天參賽的15隊是從65隊中脫穎而出,非常厲害。今天比賽項目是「智慧堆疊」,這不僅考驗大家的實機操作能力、熟練度與速度,同學們需要在50分鐘內完成基礎題以及本次新推出的疊高任務,需要發揮智慧力、手臂熟悉度與臨場決策力。今年成績比往年好很多非常多值得欣慰。上銀科技在手臂教育推廣,已贊助超過100台機器手臂,也催生教育部工科賽「機器手臂技術」職種,在此鼓勵同學參加教育部工科賽「機器手臂技術」的競賽,記得要指定選用上銀機器手臂。今天參賽只是起點,未來同學們仍要持續充實手臂知識,往合格機器人工程師邁進。

評審委員城市科大沈混源副教授致詞時表示,今年同學不管是資訊科、機械科、電機科或控制科,在自動化領域因為有上銀手臂捐贈與軟體協助,讓大家的表現愈來愈好。評審會特別鼓勵努力不懈堅持到底的精神與有創意勇於突破,用不同方法去思考的精神。智動創作讓我很驚艷,不但所有同學成功達陣,連高中生也會機電整合,同學利用各種方式去解決問題,如三隻筆;今年可以看到同學們,上網搜尋資料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很強,有的同學不但用X、Y軸,也用到Z軸,非常不簡單大家都很厲害。

比賽最後一天由上銀科技吳文加處長擔任頒獎人,他表示,「智動創造這個題目對我意義重大,當初使用滾珠螺桿與線性滑軌,用比較陽春的機構給大家使用,三年後大家在上面點綴愈來愈多東西,我還以為是新買來的系統,最近人形機器人很夯, Unitree創辦人,他從高中就開始研究機械狗,立志要成為最厲害的機械狗專家並將此技術推到全世界。希望透過上銀智慧機器手競賽,也能埋下這樣的種子,在各位同學的心中」。

看完比賽發現低估同學的能力,三年前平台會動就很開心,今年同學們在解讀題目,操控系統的穩定性,已駕輕就熟,今年參賽者的能力已明顯超過我們的題目,希望明年上銀團隊能提出更好,更具挑戰的題目。也有很多家長在現場,過往讀醫學系才是最了不起,因為治療了人;未來可能都會是機器人,會修理機器人的工程師,會是最重要的職務,請支持孩子們在他喜歡的領域持續強化做的更好。

照片

上銀科技吳俊良助理總經理(3排右5)、臺灣師範大學鄭慶民教授(3排右6)與得獎師生合影。上銀科技/提供

照片

頒獎人上銀科技林明堯執行副總(4排左8)、城市科大沈混源教授(4排右4)與得獎師生合影。上銀科技/提供

照片

頒獎人上銀科技吳文加處長(3排左4)、城市科大沈混源教授(3排右4)與得獎師生合影。上銀科技/提供

照片

Day1:智慧撞球。上銀科技/提供

照片

Day2:智慧分撿+智慧裝配。上銀科技/提供

照片

Day3:智慧堆疊。上銀科技/提供

照片

Day4:智慧創造。上銀科技/提供

照片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