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介惠基金會推動數位職能陪跑助青年跨越職涯瓶頸

2025/08/28 13:57
2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面對數位轉型浪潮,無論是初入職場的青年,或已在職場多年的欲轉職者,都可能因缺乏資源與技能而面臨瓶頸。104人力銀行《2024職場學習白皮書》顯示,AI工具應用進修比例已從14%躍升至31.9%,僅次於硬技能與語言,成為第三大重點,反映出數位力已是跨產業的共通能力,更是各行各業必備的關鍵職能。

計畫升級回應時代趨勢

看見困境與趨勢,介惠基金會自2024年起在美商摩根大通集團支持下,推動「科技女力」培力計畫,協助女性跨域轉職並成功投入職場。今年進一步升級為「數位職能陪跑計畫」,攜手資展國際、緯育、聯成電腦等備受業界肯定的專業培訓機構,借重其長年課程設計與人才培育經驗,提供涵蓋AI、雲端、前端工程、資料分析等多元課程,設立補助資格支持18至35歲的轉職青年減輕學習負擔,提升就業競爭力,進而改善生活困境。

推動初衷承接社會需求

介惠基金會執行長施欣錦指出,職涯的穩定往往是解決許多社會問題的關鍵。自1987年成立以來,介惠持續關注弱勢處境與就業困境,發現在數位轉型浪潮下,許多青年雖具熱情,卻因經濟壓力、自學卡關或缺乏方向而陷入轉職難題,影響生活安定。有鑑於此,介惠推出「數位職能陪跑計畫」,全力支持有志投入數位領域的婦女與青年消滅轉職障礙。

照片

陪跑精神成就完整支持

「最大的障礙,不在學技術,而在於足夠的信心、平衡與心理支持。」施欣錦執行長強調,陪跑計畫以「陪伴」為核心,串連課前需求探索、學習歷程輔導,以及結業後的履歷健檢與面試追蹤,讓參與者在轉職過程中不孤單,並重新掌握選擇權。

照片

學員故事印證陪跑成效

原本在設計領域工作的學員小琳(化名),過去因自學程式語言受挫而對未來感到迷惘。參與計畫後,她循序漸進建立技術基礎,最終成為全端工程師。另一位原本在製造業的小米(化名),在同儕互助與介惠的持續關懷下,逐漸找到學習節奏,並成功轉職成為Java軟體工程師。她們都肯定,這份支持讓人不會輕易放棄,不僅增加求職信心,也看見未來更多可能。

照片

系統化支持打造新契機

透過這些案例可以看見,「數位職能陪跑計畫」不僅協助青年補上數位力缺口,更讓他們未來有機會結合過往專業,創造更多發展機會。施欣錦執行長表示,自去年計畫開展以來,結業學員全數順利就業,展現了具體成效,並印證「陪跑」模式的有效性。展望未來,介惠基金會將持續攜手產業與教育資源,支持青年勇敢迎向挑戰,開創屬於自己的職涯新篇章。

照片

相關報名資訊請參見 報名簡章 https://www.jhf.org.tw/contents/news_ct?id=253&page=1

104人力銀行《2024職場學習白皮書》完整調查數據
職場工作者的三大進修重點依序為「硬技能」(42.8%)、「語言學習」(33.2%)與「AI工具應用」(31.9%),其中AI工具應用從去年第六名躍升至第三名,比例更從14%攀升至三成,顯示數位力已成為跨產業的必備能力。

介惠基金會簡介
介惠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成立於民國76年(1987年),從全國性慈善救濟服務為起點,於88年(1999年)轉型為直接服務機構,專注於為偏遠地區老人提供居家照顧服務。以「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為理念,推動服務,幫助偏鄉失能老人及身障者得到持續性照顧,同時為偏鄉婦女及青年創造工作機會,目前已在屏東、新北及彰化地區設有服務據點,並繼續推動社區發展,讓偏鄉成為生活、工作、安養的好地方。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