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流淌台灣之心—濁水溪空拍誌 新書發表會 重返源頭

2025/08/24 23:42
14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照片

8月24日,一本以獨特空中視角記錄台灣母親之河的攝影集《流淌台灣之心—濁水溪空拍誌》在海拔最高的發源地——合歡東峰與武嶺佐久間鞍部舉行了特別的發表會。這場別開生面的啟航儀式,不僅僅是新書發表,更是一場對台灣母親之河的致敬。

主辦單位二林社區大學的空拍班師生,以「飲水思源」的精神,選擇在濁水溪源頭舉辦這場發表會。現場更以無人機空中分列式飛越,向這條灌溉台灣三百多年的生命之河致敬。

照片

這本由二林社區大學「鳥瞰彰化環境生態」空拍班師生,在蔡嘉陽老師的帶領下,歷經三年多的艱辛拍攝才完成。他們從濁水溪的源頭一路追溯到出海口,甚至深入其重要支流陳有蘭溪與清水溪,捕捉了許多從地面難以窺見的壯麗景象。這本攝影集不僅帶領讀者重新認識台灣第一長河,更深刻揭示其在台灣發展史上的關鍵地位。進一步解析濁水溪的核心功能和價值,以及為了經濟發展犧牲了濁水溪生態環境,我們下一個世代將如何來彌補和修復這些錯誤。

照片

濁水溪不僅是一條河流,更是台灣歷史進程的重要見證者。書中深入探討了它在台灣歷史上所經歷的三次重大轉變:

清領時期(1709):八堡圳的開發,建立了台灣最大的濁水溪沖積扇平原灌溉系統,從此稻米、蔬菜的產量大增足以養活全台灣人的需求。

˙日治時期(1917):日月潭引水計畫將濁水溪水注入台灣最大的天然湖泊,進行台灣最大規模的水力發電。讓台灣因為有足夠的電力步入現代化生活的便利與工業化發展的基礎。

民國時期(1997):集集攔河堰的興建,為了留下台塑第六輕油裂解廠在台灣開發,由當時總統李登輝拍板定案進行集集攔河堰開發計畫,卻也徹底改變了濁水溪的樣貌,失去它最後的自然功能。這項工程雖保障了經濟發展,卻也導致了水資源分配失衡、下游沙塵暴頻發等嚴峻問題。原本是一條充沛活力的水龍大河,如今卻顯得奄奄一息。

照片

本書透過實地空拍畫面呈現諸多濁水溪生態環境的真實樣貌,透過影像分析讓大家認知濁水溪重大變遷都牽連影響台灣的國運興衰。書中透過一張張真實的空拍畫面,揭露了濁水溪生態環境的現況。藉由本書的傳達來建立公民環境的思考與行動,為守護台灣母親之河和台灣生態環境而攜手向前。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