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身心障礙 舞台綻放光芒
超越身心障礙 舞台綻放光芒
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近日上演一齣別具意義的舞台劇《阿里巴巴》。這並非一般專業劇團的演出,而是由一群被稱為「慢飛天使」的身心障礙者所演繹。當燈光亮起,他們用肢體、語言與勇氣,展現了生命的韌性與藝術的可能。
照片

照片

小可樂果劇團的誕生,源於921大地震後一位腦性麻痺孩童母親的心願——希望孩子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舞台。炬輪技藝發展協會秘書長王美珠回憶,成立劇團的初衷,就是讓這些孩子在掌聲中重拾自信,讓社會看見他們不一樣的光。劇團梁嘉生團長則強調,許多孩子在外界常感受到歧視與排斥,但在劇團,他們能自在做自己,最重要的是「快樂」。
照片

照片

然而,快樂的背後,卻是難以言說的挑戰。家長們透露,從排練到正式演出,歷經數月波折。演員因身心障礙對背稿、走位都十分艱辛,必須一次又一次反覆練習。經費更是一大壓力——劇團每年花費上百萬元,卻僅獲少數補助,多靠義賣糕點與捐款維持。家長們感嘆,「常常是一個媽媽要當五個人用」,自行縫製服裝、化妝,只為讓孩子能站上舞台。
照片

對演員來說,舞台意味著夢想的實現。參與演出的少女表示,自己從小就希望成為演員,如今終於能在燈光下展現才華,心中滿是喜悅與榮耀。觀眾則深受感動,讚嘆演員雖在排練時經常出錯,但正式演出卻全力以赴,帶來超乎想像的表現,「這份堅持,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學習的。」
照片

這場演出不只是戲劇呈現,更像是一面社會的鏡子。它讓人看見孩子的純真與努力,也映照出台灣在資源分配與社會態度上的不足。當掌聲落下,留下的不只是舞台的榮耀,還有劇團與家長對更多支持的呼喚。真正的「芝麻開門」,或許不是金銀財寶,而是能否打開社會的心門,給予這些孩子持續的舞台與尊嚴。
照片

文山社大公民新聞社
公民記者 真實心 採訪報導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