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跟著小童去旅行:竹藝 × 茶香的夏日冒險

2025/08/21 23:40
4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森中品茶,小童的竹藝漫遊

炎炎夏日,農村小童帶著大小朋友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竹藝與茶文化之旅」。這不僅是孩子們的出遊日,許多「大孩子」也一同參與,走進竹子的藝術世界。

照片

🌿 竹藝論壇,走進光影之美

上午,活動首先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展開,參加「2025國際永續藝術創作論壇」。在長官與貴賓致詞後,台灣竹藝協會徐暋盛老師分享了竹藝在公共藝術上的獨特魅力:竹材能夠兼具巨大量體與輕盈結構,光影灑落時更展現線條的美感。他提到政大校園內的竹藝燈球,歷經颱風仍一再修復,成為校園浪漫的「約會地標」。

照片

✨ 藝術作品,連結土地與社區

隨後,星火燎原工作室向家弘總監,介紹多位藝術家作品。他提到「竹子本身的鏤空特性」,讓夜間光影展現出驚人效果,像作品〈龜吉拉的守護〉,僅用五盞燈就能營造壯麗氛圍。藝術不只是造型,更與在地連結──例如土匪夫妻的竹藝作品,結合地方社區與學童導覽,讓人走進藝術也同時理解在地故事。

照片

🦕 午後探訪侏儸紀世界

午後行程則前往魚池大雁休閒農業區,欣賞韓國藝術家的竹雕作品與台灣藝術家打造的竹編恐龍,彷彿瞬間置身侏儸紀世界。幽默的理事長親自導覽,引領大家漫步湖畔,接著挑戰澀水森林步道。雖然孩子們一路喊著「我們要坐計程車」,但為了最後的好茶體驗,大家仍努力向前。

照片

🍵 茶香中的收穫

旅程尾聲,品茗間,參與者不禁感嘆:原來竹編藝術與茶文化的交會,可以這麼豐富而美好。有人笑著說:「身體累了,但心靈被充飽電!」

👀 觀察者視角

這一天,看見孩子好奇的眼神、家長滿足的笑容,也看見藝術家與社區攜手的力量。竹,不只是竹;茶,不只是茶。它們串連起文化、教育與生活的細節,讓參與的人都帶回一份屬於自己的啟發。

📌 公民記者黃馨瑩,邀你和農村小童一同踏上南投的探索之旅。❤️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