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深耕在地,永續共生」東南科技大學以地方創生與食農教育,推動環境永續新典範

2025/08/20 16:16
2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照片

圖/東南科技大學李清吟校長勉勵學員落實永續生活、共創在地價值。

東南科技大學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深耕在地,將環境教育融入生活,發起「茶香淡蘭.永續共生」計畫,執行114年度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環境教育補助計畫,於8月18日舉辦講座活動。活動串聯「地方創生」與「食農教育」兩大核心,期待透過知識傳遞與實地體驗,喚醒大眾對環境與文化的連結,為深坑及淡蘭地區注入永續發展的活水。

東南科技大學李清吟校長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學校致力於從在地需求出發,積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透過整合產官學資源,希望培育在地人才,更期盼能為地方注入永續發展的新動能,帶動社區共榮。

地方創生從歷史脈絡到綠色旅遊新契機,在講座「地方創生—社區經濟發展」中邀請到兩位講師,從不同面向深入剖析地方創生的可能性。首先,銓敘部退撫司前司長陳紹元先生以「深坑的古往今來」為題,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娓娓道來這座百年山城的歷史演進與產業變遷。透過深厚的在地知識,讓學員們認識深坑的過去,也更深刻理解其獨特的文化底蘊。接著,台灣綠色旅遊協會陶翼煌理事長分享「綠色旅遊的地方創生」與「GSTC永續旅遊目的地認證」。他強調,地方發展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是應將文化傳承與生態保育相結合,透過國際永續標準,將旅遊轉化為守護地方文化的有效工具,同時也為社區創造全新的經濟動能。

食農教育從土地到餐桌的永續實踐「認識深坑—百年山城」講座,則將焦點轉向深坑的在地特色,由鄭福田文教基金會邱慧珠執行長主講。以深坑四寶之一的「竹筍」為主題,透過生動的講解與教學,帶領學員們學習如何辨識不同種類的竹筍,了解其生長時期會因品種、氣候與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這是讓學員們親身體驗「從土地到餐桌」的過程,感受食材背後的文化價值與自然循環的重要性。讓學員體悟食農教育不只是認識食物,更是珍惜土地、守護自然的具體行動,是實現地方永續共生的重要一環。

本次活動有深坑東森自然美生技研發觀光工廠葉韋志總監的共同參與,展現產學合作的強大力量,更重要的是,它成功串聯學術界、企業界與在地居民,透過跨領域的交流與支持,深化了人們與土地的連結。東南科技大學李清吟校長表示「茶香淡蘭.永續共生」計畫未來將持續以文化傳承、生態保育與低碳生活為三大主軸,推動更多元的課程與活動,讓永續生活的理念能更深植於社區,為深坑與淡蘭地區帶來綿延不絕的生命力。

照片

圖/講座活動現場大合照,展現114年環境教育推廣計畫的豐碩成果,及深坑永續發展的歷史與新契機。

照片

圖/參與學員熱情合影,展現終身學習與環境守護的決心。

照片

圖/學員專注聆聽食農教育課程,感受在地文化與自然知識的結合。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