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被雨炸後的福人步道

2025/08/19 14:40
12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影片檔案處理中,再過一會兒就能看到)

被雨炸後的福人步道

OS.近日來大雨狂炸台灣,南部受災嚴重,桃園楊梅福人步道也受影響,荒野保護協會陳瑞禮老師,至福人步道,探查2年前施作之情況,發現受雨水沖刷受損,於是在8月17日,號召荒野協會志工,前往施工維修,施做前先介紹工具使用,鋤頭以及長柄工具,不可橫掛肩膀,旋轉時會打到後方人員,再來個暖身操,以免工作時身體受傷

照片

SB為什麼這裡會很多樹葉,因為水太多了,把這邊集成一團,它套住的話,我們要固定時間,把它清出去,把水導出去,之前水一直沖刷沖刷,你看這邊掉了,樹根裸露出來,跟組長討論後,從這邊開始先作

照片

OS.手作步道之施作,以保護原有之樹木,不破壞山林為原則,讓山林過多之副線道減少,回歸主線道,讓山林之樹根,不被破壞,樹得以存活

照片

SB.這邊的樹根,順著把它做上來,第一個為什麼要這麼作,第一個我們要保護這棵樹出來,現在很多人從這邊來,這裡又是黃泥土,就會容易滑倒下來,很不安全,尤其這棵樹之外,我們今天的工作的話,除了那邊補下來,這邊就會依直做上來,然後轉向這邊做下來

OS.手作步道,不似鋼筋混泥土的施作,以機具進駐,會破壞山林,而手作步道的施作,完全以就地取材,由有經驗的老師帶領,以實地現況討論,再以最符合山林地貌,讓樹木得以呼吸

SB. 我們沒有尺的時候怎麼辦,我的腳膝蓋我的小腿部份,高度最好是不要超過一半,最好三分之一,差不多15公分。後面要舖平啊,這裡是算踏面了餒,你了解嗎?所以說這一根,你要考慮下一階的問題,我們就把這邊的步道,可以陸陸續續的作成上來,把它完成出來,我就往前推展出去

照片

OS.修復工程模式討論完後,各盡其職,努力工作,今天來了位小小志工,年僅8歲,全程投入,因其母親讀土木工程,受其學長影響,得知福人步道,有手作步道之維護,帶兒子來參加志工

SB.其實我大學是念土木工程的,我那時候有一個,讀研究所的在職專班學長,其實我們學土木工程就是那些,鋼筋混泥土的東西,那時候他有跟我分享說,他在作一些比較生態的,步道的這種研究跟維護,我就對這東西覺得好奇,後來我們開始接觸自然之後,就覺得說我們自己到郊山來散步,踏青的時候,我就覺得說,走在這種比較自然的步道的感覺,跟走在混泥土階梯的感覺很不一樣,我自己是喜歡,這種比較天然自然這種步道,所以我看到有這樣手作步道的維護,就會想要來了解更多這樣子

照片

OS.福人步道之維復,是個艱辛工作,沒有政府的補助,全憑荒野協會,老師們的帶領,以及九九聯誼山友,志工們的參與,至今已歷經2年多,也完成幾段較艱險路段,如好漢坡,希望此山林,能成為老少咸宜健行,強身之郊山。

照片

公民記者: Tracy Lin

楊梅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