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除了北后寺,還有宜蘭秘境寺廟景點,上千年肖楠木雕塑佛像,彌陀之家東林寺

彌陀之家大佛為肖楠木質。此肖楠木近三千年,在釋迦本師尚未降生以前,已成數百歲的老樹。其凌逆風霜,歷時悠遠。久為斧斤所赦,數越災禍,並吐納一代時教之精粹,以成彌陀之家東林寺大殿佛龕上所供奉的莊嚴法相。

其千年木質,沉極而光,隱然有真金之色。修造為聖像,巍巍崇高,威德自在,獨坐度眾,佛今微笑,因稱念之眾生往生決定,慈悲下視,以座下之人無非極樂聖眾。十方眾生,前來禮拜稱念,彌陀座下領受佛恩,法喜至極,當何以言說!


接引佛,南北向各一尊,前尊是朝北,大殿後方廣場前的那尊是朝南,南北代表大殿的座向。 兩尊接引佛有兩大不同點,就是手與背光。先講手的部分,山門的接引佛,其手是比廣場的接引佛的手俯伸得更低、更迫切,這表阿彌陀佛的悲願。這裡是迎接眾生的第一站,阿彌陀佛迫切地要接引眾生。眾生一旦進入山門,就是念佛人,阿彌陀佛也就安心了。只要我們相信念佛,就等同於在阿彌陀佛的座下一樣,不會被遺落,所以廣場接引佛的手就沒那麼迫切了。 背光部份最大的不同,是因山門接引佛空間的關係,背光是設計插銷式的,這個背光比較大、比較圓,比較扁,因為是插銷式的關係,所以沒有弧度。

接引佛的總高度約十七尺,材質是福建當地的白石,在福建,石礦很多,也很普遍,為免混亂,所以都用數字編號來區分。但只有白石才能打造佛像,石頭中若有很多黑斑的話,佛像就不莊嚴;若佛像用黑色的石頭,就會變成非洲佛了。 彌陀之家前殿供奉的韋陀伽藍菩薩的石材,是山西出產的,這種石頭的密度、硬度都非常高,且質感還算不錯。比福建的白石還要好,但是比較暗色,所以只能打造護法。 這款佛像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兩尊,除了這兩尊還有一尊,現今在嘉義崎頂。當初師父上人想打造一尊動態的接引佛,可是在大陸很多雕刻師,幾十年雕的就是靜態的佛像。現在要把它做成動態的,平面的動態還不難,但要做成三百六十度的立體感就很難了,不是他們能想像的。所以,第一尊接引佛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才完成。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