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KidWind風力能源亞洲聯賽11月臺灣登場 裁判長揭競賽亮點與評分秘辛

(臺北訊)由亞太能源科學教育協會主辦的「2025年KidWind風力能源亞洲聯賽」將於11月1日至2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中正堂舉行,高中職組賽事11月1日登場,國中小組11月2日接續登場。協會理事長周鑑恆教授與裁判長李建國老師日前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歐妮愛生活》節目專訪,暢談這項綠能風力競賽的亮點與評分秘辛。該專訪預定於今年9月10日(星期三)上午9點05分透過教育電台全國聯播播出,邀請全民一同關注。
在專訪中,李建國裁判長深入解說了KidWind競賽的評分標準與評審、裁判角色差異。他提到評分機制兼顧客觀數據與主觀創意:裁判負責現場監督風力裝置測試,確保規則公正執行;評審團則綜合考量作品表現,不僅看重風力發電的客觀效率與數據表現,還評估作品設計所展現的工程思維、創新程度及環保理念等多元指標。「我們會將風機裝置發電量列為依據,同時觀察團隊的創新設計和綠能理念,力求評分公平全面,」李建國表示,強調評分過程透明嚴謹,讓學生在激烈競賽中接受最實戰的考驗。
周鑑恆理事長則分享了賽事對學生的教育價值與參賽準備事項。他說明,今年的亞洲聯賽預計有來自臺灣各地及亞洲區域的眾多校隊同場較勁,參賽資格涵蓋國小四年級以上至高中職學生,每隊四名學生並需由一位指導老師帶領。為提升師生備戰能力,協會此前已舉辦種子教師培訓,協助各校指導老師掌握風力發電知識與教學技巧。「參加KidWind不僅是爭取名次,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歷程,」周鑑恆指出,學生們透過親手設計組裝風力發電機,培養動手做的科學實踐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同時深化對再生能源的理解與關注。他特別提到,歷屆比賽中學生的成長有目共睹,「有些隊伍從一開始對風電知之甚少,到最後能自信地在評審前簡報,這種轉變正是我們舉辦競賽的初衷。」
兩位受訪者還分享了往年賽事中許多趣味且感人的瞬間。李建國回憶,有隊學生在風洞測試環節遇到風機葉片脫落的突發狀況,臨危不亂利用隨身材料快速修復,最終順利完成測試,現場響起熱烈掌聲。周鑑恆也笑言,曾有國中小學生隊伍的創意設計令在場教授驚豔,甚至吸引其他國家選手駐足交流,大家在比賽中建立了跨國友誼。「這項比賽帶給孩子的不只是獎盃,更有過程中的歡笑與感動,」他說道。這些點滴故事凸顯出KidWind競賽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比拼,更是一個激發創意、連結情感的舞臺。
亞太能源科學教育協會同時宣佈,本屆KidWind亞洲聯賽的報名正在進行中,歡迎全臺各級學校學生、老師與家長組隊踴躍參與這場結合教育與綠能的盛會。即日起至9月12日(週五)17:00前,可透過官方網站完成線上報名手續。本競賽免收報名費,每隊由4名學生組成並須配有1名指導老師,如無法組成校內隊伍也可跨校組隊參賽。表現優異的隊伍更可望獲得代表臺灣角逐2026年KidWind世界賽的資格,與全球青年一較高下,為國爭光。
專訪最後,周鑑恆理事長還幽默地拋出一題「彩蛋提問」作為結尾:“為什麼大型風力發電機的葉片大多只有三支?”這個出人意表的小問題引發大家興趣紛紛猜想,也為嚴肅的專業對談增添了一抹輕鬆趣味。周鑑恆笑著表示,答案將在廣播節目中揭曉,歡迎對風能好奇的朋友們屆時鎖定節目,一起尋找答案。在歡笑與期待中,2025年KidWind風力能源亞洲聯賽正蓄勢待發,等待著更多年輕創新力量的加入,共同為綠色未來揚起風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