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烏矸仔ㄟ秘密:煮父上菜! ——用料理寫下親子與土地的故事
台中魚市場飄香一整天
2025年8月2日的台中魚市場,不只有漁獲的鮮味,還有來自家庭廚房的溫度與創意。今年邁入第六屆的《烏矸仔ㄟ秘密:煮父上菜》,由臺中市農會及台中市魚市場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集結16組家庭,以在地非基改大豆和本土農漁產為主角,共同端出三道,道道精彩的料理,也端出了一道道屬於台中的「食農精神」。
這場活動不只是比賽,更像是一場濃郁人情味的家庭料理派對。從主廚示範的「醬燒海陸豆腐聰明捲」、自創的「醬香豆香創意料理」,到壓軸的「阿爸ㄟ手路菜」,每一組家庭都拚盡全力、笑中帶汗地完成90分鐘的挑戰,現場飄著柴香與笑聲。

食材來自土地,連結也來自家庭
參賽者年齡橫跨三代,有爺爺奶奶帶孫子來的,也有阿爸單槍匹馬帶孩子參賽的。主辦單位送出的參加獎大純釀豆麥醬油禮盒,讓不少家庭直呼「很超值」,而活動場地舒適乾淨、設備專業齊全,也讓老手與新手都能安心上菜。
「我們是被冠軍吸引的,但沒有拿到。可是家人互動才是最重要的。當下會覺得報名費好像有點貴,可是去年參加過,就知道它給的禮物CP值超高!送了一整箱醬油,小孩又喜歡煮東西,真的玩得很開心。」一對連續兩年參加的夫妻這樣說。
這場活動的背後,除了吃得開心,更藏著台中農業局想推動的「食農永續」理念。市府與農會長官們親自到場支持,包含台中市政府農業局主任秘書黃春滿、農會科長黃育珍、台中魚市場董事長李煥湘等,展現對在地食材與家庭教育的重視。專業評審團則由五位來自餐飲、教育與農業領域的專家組成,從料理口味、創意呈現到食材運用全方位給予回饋與肯定。

用料理開一扇門,進入食農的世界
在這樣一場廚藝比拚中,參賽者不只是「煮父」或「煮母」,更是土地與文化的傳承者。孩子們不僅認識了大豆的故事,也透過雙手實作,感受到「吃在地、食當季、惜食物」不再只是書本上的標語,而是真實而美味的行動。
作為一名公民記者學員與參與者,我深刻感受到料理不只是餵飽肚子,更是一種溝通與陪伴,一種對地方的認同。這樣的活動值得被看見,也值得被延續。
當天活動在歡笑與鼓掌聲中落幕,但那一道道手路菜背後的故事,還在每一位參加者心中慢慢發酵。或許真正的秘密,不在烏矸仔裡,而是在每個願意蹲下來煮飯、抬起頭來說故事的家庭裡。

公民記者 黃陸群 台中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