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藏在巷裏的雕刻 第三代傳人王先生:它沒有消失

2025/07/23 20:54
18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標題:藏在巷裏的雕刻 第三代傳人王先生:它沒有消失

OS:這條位於台北市寧夏街的小巷裡,藏著一家台北少數仍然堅持手工雕刻的工藝室——「立祥雕刻工藝室」,這間低調的工作室,曾經兩次為台灣藝人周杰倫所拍攝電影的古董鋼琴進行雕刻。但這門傳統工藝,目前正面臨斷層。

 

SB:我是第三代的,結束了啦,就到我這邊就結束了,這個行業在台灣已經,就手工的就已經,二十年前,二、三十年前就黃昏了啦,不是現在才黃昏的,它早就是算是上個世代的東西啦,以前那個什麼,衣櫃啊對不對,然後古董櫃啊,床啊,神桌啊,然後沙發椅啊,都會有雕刻嘛,現在都沒有啦,現在都做皮的、布的沙發嘛,然後其他都簡單的啊。台灣本來對傳統工藝的關注是比較弱嘛,以前到現在都這樣子,就是說客人都是會以價錢為先決,所以不是以品質為先決,這個情況已經幾十年都這樣子啦,民生西路那邊,就我們這邊有一個民生西路,那邊有很多家具廠啊,現在連賣家具的也都變少了啊,以前整條街都賣家具啊。

 

OS:科技日新月異,雕刻也從雙手走向機器。但王先生說,那已經是另一種工藝了,不是他熟悉的雕刻。

 

SB:現在有一些新開的 用電腦做的,用機器做的雕刻,那它跟傳統雕刻變成回事,它沒辦法完全取代傳統雕刻啦,它變成別的行業了啦,它做出來也不太一樣啦,可是我們看得懂,消費者可能不在意 ,他不在意說那個差別是什麼,有就好了。

 

OS:即使這門傳統工藝面臨斷層,王先生卻有另外的看法,對他而言,雕刻不會消失,只是走進另一種生命形態,不是消亡,而是轉化。

 

SB:你看畫素描、水彩、油畫,這些東西還是很多人在做,就它變成不是產業,它變成是興趣、藝術,你喜歡的人就去,你可以自己去買工具跟材料,你自己畫素描、水彩、油畫對不對? 那以後你可以自己去買雕刻刀,然後買木頭,自己去刻你喜歡的東西啊,他不會不見,他只是變成另外一種存在,他沒有消失 。

 

OS:或許這條街上不會再有下一個雕刻師,但王先生留下的,不只是作品,更是對一門手藝最後的溫柔守候。

 

公民記者 馮美儀 台北市大同區 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4:09

把紅珊瑚留在家

淡江大傳
170 0 0
▶︎ 03:40
▶︎ 03:4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