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博系列26:萬博脈絡下「會走路的台灣自己館」行動
(公民記者抓地文俠報導)萬博展期已過半,每週都有國家日的活動,有很精彩的文化表演活動,下個月的八月一樣有安排不同的國家參加,其中還有聯合國與國際科學技術中心(ISTC),後者根本不是國家。相對之下,隱形台灣館(Tech World)連參加的機會都沒有,但不代表不能「隱形台灣館自己館」,花了20億蓋了硬體,本來有的軟體表演預算遭到刪除,因此七月初由滅火器主唱楊大正和吳念真導演一起發起We Taiwan的600萬元募資行動,且已提早完成。其中一項行動為在中之島公園上空飄著一個象徵台灣的大氣球,當然也是「會走路的台灣自己館」的民間行動(如下圖)。
就算沒有足夠預算,仍可輪番安排台灣的文化與演唱團體在隱形台灣館前平台開演,翁倩玉最近來台灣演唱,為何不邀請她(或一青窈:基隆嚴家後代)就近到「隱形台灣館自己館」演唱?或鄧麗君數位演唱會?或滅火器與五月天受徵召前往表演?

https://youtu.be/sEfi4MQYVFQ?si=xFS6zB9R5GZXMjL1

資料來源:We Taiwan 募資行動
除了上述的「隱形台灣館自己館」行動外,還有台日共丸所推動的「國家沒有館,台灣自己館」的行動展開中,由於有「Taiwan on the Moon」的行動藝術幸運物與2300根台柱(台灣之柱)所建的木製館,因為皆可移動,稱之為「會走路的台灣自己館」。「台灣自己館」自2025年4月份在日本宇野港蓋館,結合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每月均推動台灣主題的展覽活動,獲得日本民間友人的強力支持及媒體關注。

資料來源:台日共丸
7月13日正式將「會走路的台灣自己館」蓋在澎湖二崁內海,與瀨戶內海連線,二崁村民熱烈響應,全村66戶,捐助36根台柱(台灣之柱),「台灣自己館」及「Taiwan on the Moon」的行動藝術幸運物從日本宇野港走路到二崁村。「Taiwan on the Moon」的行動藝術幸運物,在今年4月12日(開展前一天)已「走路」進入萬博會場,在大阪世博會亮相,策展人商毓芳,讓台灣以「月亮國家」的身份,在世界舞台上出現,此舉突破了台灣官方在國際場合的侷限,也突顯台灣存在的韌性和軟實力。


資料來源:台日共丸
今年8月6日,Taiwan on the Moon將在大阪萬博Festival Station登場,策展人林育世、商毓芳聯手策劃「ForMoonSa 月亮上的台灣」節目,由排灣族歌手桑梅絹Seredaw(第29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擔網主唱,將台灣的歌聲帶進大阪萬博,請期待「會走路的台灣自己館」在萬博會場的出場。

資料來源:台日共丸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