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素描台中市的發展和陶藝家楊連科

2025/07/04 20:05
286次瀏覽 ・ 3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素描臺中市的發展和老陶藝家楊連科

一、南國、醉月塿、松鶴樓、鳳麟、真珠宮、----等酒家,如雨後春筍般比豪華氣派的一間間開張,新型沙龍辣妹酒店興起也不遑多讓,酒色文化在市區起了強烈激盪。由日本引進的MTV隱密影音,深受年輕人青睞,是談情說愛、演床戲的好地方,比旅館便宜又舒適; 但不久,聰明的臺灣人, 把MTV演變成了KTV,包箱有銀幕、沙發、桌子、可唱歌、可跳舞、可脫衣、可讓人忘我瘋狂,美女陪酒的、自治的隨你挑。妓女戶紅燈、綠燈不停的閃爍,暗巷中環肥燕瘦、老中青、看「十八般舞藝」,任君買單享樂。「理容院」廣告牌最為顯目,一個比一個大,豎立在各大街小巷; 理容院不理髮,隨你要買半套、全套按摩泰國洗,窺測店門口燒銀紙筒大小,就可知道天蓬元帥豬八戒靈不靈? 生意是否興隆? 中華路、忠孝路夜市大餐、小點通通有、貨品琳琅滿目,人潮擁擠,水泄不通,有賴交警來指揮,在喧鬧中偶爾也會聽到「那卡西」的走唱聲。舊城區店舖門庭若市,歌舞昇平,繁華畫卷鱗次櫛比,人民富足,做哪行賺哪行。社會工商業急速發展,家庭即是手工廠,勞工為賺取更多的錢,努力加班工作,造就了「臺灣錢淹腳目」的傳說。

二、1979年,我流浪來臺中當藥廠廠長、開動物醫院,搬六次家,見證了臺中市的蛻變。1、市地重劃已經到了第五期,成就了農民變富有的「田僑仔」; 建商、銀行大賺其利(購屋抵押貸款利率14-15%); 官商勾結炒作土地是很自然的事,一切行政程序均合法。不貪不孝,古云: 「做官清廉,食飯攪鹽」,哪有錢光耀門楣? 2、整治綠川、柳川、梅川、麻園頭溪四大河川,溪底鋪水泥,唱起河川生態悲歌,環保人士狗吠火車、捶首頓足; 河川兩旁擴建道路,以利交通。3、大力拆除河川邊、公園預定地、綠園道預定地、擴建道路的違建,違建戶抗議四起。4、文化中心、省立美術館、科博館的興建,提升市民對本土生活文化藝術的洗禮認知,激起市民對珠寶、古董、藝術品等的炒作,交易買賣異常的熱絡。5、打通五權路、復興路、美村路、英才路、五權西路---等道路,對外連結順暢,車流量日益增加,市民「嘴笑目笑」繳交受益費。綜觀沒幾年的期間,多出了那麼多路地、人行道、公園地、園道使用地,接下來城市綠美化的議題是塊大肥肉,省、市的政、商,不潛藏暗處謀策算計,覬覦鯨吞這大筆的預算才怪! 

三、1988年,台中市政府終於提出幾樣樹種,讓市民電腦網路票選「台中市市樹」。在網路不發達的年代,市民怎麼投票? 市民對政府要種什麼樹? 其實都和生活關係不大,無感以對。再者,票選市樹缺乏文宣廣告,更沒有環保團體、政治團體的介入炒熱掀起話題,多數市民參與度不高。票選時間結束,市政府大張旗鼓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 「黑板樹」當選為台中市的市樹。休閒活動的團體們、閒聊間的阿公、阿嬤們、左鄰右舍均在互問: 什麼是黑板樹? 它長得怎麼樣? 可見市民對黑板樹是徹底的陌生和無知,但求外來樹種能葉綠成蔭,花香四溢,蝴蝶翩翩,不要傷害市民以及土地的情感。

「城市綠美化」的大旗幟,是全國各縣、市重要新聞議題,讓誰都不敢提出批判言論,只要政府落實去做,大都會得到優美掌聲。臺中市選拔市樹,當然是為了綠化城市做準備,大小馬路邊、分隔島、人行道、公園、經國大道、學校----等,只要有空地,絕不放過,大舉胡里胡塗的栽種黑板樹,哪管樹可長多高、長多大? 得標的園藝公司忙碌得笑呵呵! 動物醫院門前,美村路兩米寬的人行道改善工程完工,右側靠馬路邊留有五十公分間方的小坑洞沒鋪水泥,期待著市府栽種花卉美化市容。

「師傅,那麼小的空間,你要來種樹喔! 」七早八早,中貨車載不少樹苗,每棵約二到三公尺高,沿著美村路栽種。兩個工人邊抽煙邊挖土,我問了工班師傅。

「我們聽命行事,只負責種樹。」說話語氣有點吊兒郎當。

「那是什麼樹? 沒見過。」淺白粗壯的枝幹,僅留有三五片殘存大綠葉。

「你不知道喔! 臺中市市樹黑板樹你不知道嗎? 現在很紅、很夯,有錢買不到。」

「黑板樹長很高、很大,那麼小的坑洞,旁邊又是水溝,這不是在虐待它嗎?」

「這個你要去問市長,為什麼要種在美村路上? (有土道會活,時到時擔當,無米煮番薯塊湯; 種愈儕,趁愈儕,算叢提錢的。)」

「老闆,新種的樹你不要天天澆水喔! 根部會爛掉,會種不活的喔! 這顆樹很貴的呢!」種完樹,工頭再三叮嚀,好像照顧這顆樹,以後都是我應盡責任似的。

不管是什麼植物或動物,它們在臺灣土地上的生存權要被尊重,不容暴力虐待與迫害。黑板樹啊! 你新移植來臺中,要有適應新環境的韌性,並在生活文化中保有自我認同的精神,不要孤獨、焦慮、失落,衷心的祝福你,福爾摩沙是一個善於包容的國度。

今天看了神聖黑板樹的栽種、醫了幾隻狗的內科病、助產了三隻狗難產、畫完李老師交待的畫稿,休息時已近午夜。

「林醫師你有空嗎? 來了一批好貨。」五權五街,正記錦江堂林老闆打來電話。林老闆從事祖傳裱褙工作兼買賣古董和藝術品,藝術文化界之士,常在此聚集論美醜、論價碼、批名人、談天下,我的畫作也大多請他裱褙。

「這些都是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流落民間的私藏文物,海上交易來的。你要哪一個? 隨便你挑? 」林董打開偷渡到臺灣的三個濕麻袋讓我看,十多件古文物都是銅雕神像作品,外表均塗上黑漆,用金箔描繪出線條。這些菩薩神像依然莊嚴自在,雕工精美。我選了文舒菩薩和伏虎羅漢放在裱褙大桌上欣賞,越看越喜歡。

「阿漳仔,頭前的空地仔種足儕黑板樹,汝敢知影種一叢愛開外儕錢? 」林議員騎腳踏車放在騎樓,仰著頭、大搖大擺的走進來,用臺語問林老闆說。

「一小棵樹哪要多少錢買? 一千棵也沒我這尊菩薩貴吧! 」林老闆用不屑的口氣回答。

「黑板樹一棵二萬元新臺幣。」溫馨的閒聊氣氛,茶盤已磨了三四圈,大家要告別時,林議員吐出了這句話。貴森森啊! 臺中市真有錢,臺灣錢已經淹厝頂啊! 我和林老闆聽了直搖頭,不可思議的價碼,懷疑林議員是否灌水膨風?

四、半年後,種在動物醫院的黑板樹已長兩倍高,長綠闊葉枝幹遮蔽了半個店面寬,減半大太陽西照的熱射,帶來不少涼意。俗說: 「養鳥不如種樹」。鳥兒分不同品種,分不同時段,會來這棵樹乘涼、休息、唱歌、聊天、談情說愛,偶爾也會好奇的往動物醫院內偷窺,偵察獸醫師有無虐待動物? 有無背離醫德?

在雞籠式的都市水泥群山中,樹改善了生活環境與趣味; 但每天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樹下掃狗大便,觀察糞便的大小、顏色,猜測至少有四五隻狗固定來樹下大便,清晨運動兼遛狗的畜主嫌疑最大。無公共環境衛生意識,令人氣憤,總該想個辦法解決吧! 在一個烏雲密佈的午夜,人車稀少,我半醉。用黃紙條畫一張連我自己都看不懂的符咒帖在樹幹上,盛一碗滿尖的白飯放在樹下,點燃三柱香插在白飯上,然後在飯碗前面燒一把銀紙,不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只求畜主不要再帶狗來樹下大小便。土地公顯靈了嗎? 連續一星期都沒一隻狗來樹下大便了,一大碗白飯、三柱香、符咒都還在,這「裝置藝術」太神奇了吧! 震懾了無良畜主,感謝前人的傳授。

五、自從林洋港、李登輝先生就任省主席後,社會漸漸片面捲動了本土文化化運動,臺灣語言、臺灣藝術、臺灣歷史等,一一浮上檯面。素人洪通繪畫、林淵石雕、楊連科陶藝,依序爆紅,轟動社會,展場萬人空巷。日治時代的臺灣老畫家作品價碼更是節節高升,中國來臺的大師們只好掩旗息鼓,沉默以對。

無黨、政關係,不能出國投資、旅遊的年代,生活富裕之餘,購買珍禽異獸、珠寶、古董、藝術品等來玩樂,添增生活情趣,已是社會風潮。在此浪潮中,業餘研讀了文學著作、藝術書籍、臺灣歷史,書櫃漸漸的佔滿客廳、房室空間。黃庭堅曰: 士代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便覺面貌可憎,語言無味。慶幸在此之際,中年讓我養成天天閱讀的習慣,也收藏了不少藝術作品。

六、1992年台中中友百貨公司開幕,周邊塞車,人山人海,同時也帶動了一中商圈的興盛。1993年藝術收藏家兼出版商Benedikt Taschen 在德國出版「Vincent Van Goh」 兩冊一套傳記,收錄了梵谷一生的繪畫作品,重達5.5公斤; 中友誠品書店展出兩套,好像花了不少錢就把「梵谷」買回家閱讀了。

時已入秋,但天氣依然炎熱,下午兩三點少有畜主帶狗來看病,除非是急診。無睡午覺的習慣,只好利用這時段享受閱讀的樂趣,電腦桌上一杯茶、一本好書,這畫面是多麼的幸福啊!

「Vincent Van Goh」 第478頁,全頁斗大的割耳自畫像,戴著毛帽、厚重的黑外套、白襯衫、自殘的左耳裹著白布、嘴中央咬著煙斗、煙圈無盡頭的滾滾上飄、眼神憂鬱平視著。起身正想倒一杯自釀米酒和梵谷對話時,一個阿嬤彎腰近九十度,戴著斗笠,一手牽著用大鐵鍊栓住的米格魯犬,另一手拿兩個塑膠袋和一支比她高的棍子,不斷徘徊在黑板樹下,好美的畫面吸引我非注目她不可。她是要帶狗來樹下大小便嗎? 久久沒離去,難到是要來樹下乘涼休息一陣子嗎? 天氣太熱了。

「阿婆,入來坐啊! 內底有電風卡涼啦!」我開門出去關心她,看是否有我可幫助的地方。

「狗仔有皮膚病。我驚狗仔佇病院放屎尿,先佇路邊予伊放放咧!」原來阿婆怕狗在醫院內亂大小便。

「先讓我坐著休息一下,腰桿挺不直了。這一枝棍子是趕狗用的,從巷子走出來,很多狗會出來和牠打架; 這兩個塑膠袋,一個裝錢、一個備用撿狗大便,我的衣服沒口袋; 太熱了,我從對面的巷子走來的,不戴斗笠不行。」我把電扇對著她,她分享她帶狗出門的配備。阿婆穿著花襯衫、七分褲,面容慈祥,和藹可親,笑容燦爛。

「阿福是跳蚤過敏症,打兩支抗過敏的針劑止癢。這包牛壁逃,妳帶回家泡五至十公斤的水全身藥浴,自然乾就好; 剩下的水噴灑在阿福睡的周圍。下星期再帶來複診。」

「林醫師,你好厲害。阿福不咬、不抓癢了。」阿婆用相同的配備帶狗來複診。

「這鐵鍊太重,換輕一點的吧! 」我怕阿婆負荷太重不小心跌倒。

「不行,布、尼龍的材質牠會咬斷,到處亂跑,不回家。」

「為什麼不叫妳老公或孩子帶來比較安全? 」

「孩子都出外工作了,久久才回家一趟; 阿我老公都在家忙(捏土尪仔),根本不去管阿福。」

「捏土尪仔? 是在做陶藝嗎? 我可否去拜訪你老公? 」

「可以啊! 他有睡午覺的習慣,下午二時以後去,他一定都在。」送阿婆跨越雙黃線的美村路時她回我。

七、俗說: 「擇期不如撞日」。昨天阿婆說他老公在捏土尪仔,那今天就去看看他老人家吧! 反正他家就在對面不遠的巷子,在藝文界我還沒見到這號人物。沒帶見面禮,到了他家門口,一大盆泥黏土還在三角架的粿布上滴水,我觀察了許久,好震撼的感動,原來他用的陶土不是買來的,是靠自己去挖回來製作而成的。

       按了電鈴,阿婆開門讓我進去。我進去後,阿婆介紹我讓她老公認識後就往後房走了。老傳統習俗在她家還傳承著,男人談事情,女人就該走開迴避。

歐基桑剛睡醒,光裸著上身,穿著用布繩綁著的白色短褲,簡單說就是內褲。室內昏暗,只有五燭光的燈泡在亮,小躺椅邊的電扇還在轉動。木訥長者對一個陌生人來說,真的不知道如何開場白?

「請問歐基桑,你做陶塑多久了? 師承何人? 」我很尷尬的先開口問他。

「說來話長。我本業是木工裝潢、細工雕花,賺錢買房、養家綽綽有餘,人生嘛! 為了增添生活情趣,買些古董、字畫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有一天當你查證發覺花大錢買的東西都是贗品假貨時,那被騙的感覺是很難過窩囊的。買來的都是假的,那我乾脆自己做不就都是真的? 退休後時間很多,那就玩泥巴吧! 我先去磚窯廠參觀他們的作業程序,看磚頭、甕、生活器皿等如何製模、拉胚、捏陶、燒製? 大略的了解後,就把磚窯的泥土帶回家玩了。沒老師教導,自已把玩得不亦樂乎,日復一日,作品就越來越多,也從沒考慮拿出去賣錢,自己欣賞美的成就感就心滿意足了。大概在1973左右開始捏泥,已經好多年了。」歐基桑低著頭,邊抽煙邊娓娓道來,沒興奮起伏,音調低沈,心中似乎有股壓抑在堆疊著。

「我可以欣賞到你早期的作品嗎? 」

「就在你的背後那道牆的架上」光線很暗,他打開大的日光燈。

用三角鐵組合的鐵架鋪上木板,有五六公尺長,分五層,空間還蠻大的,應該可放百件以上作品。但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架上僅存二十多件人物、小陶罐作品; 較大的老作品四件則放在後頭的地上。所有作品均卡上厚厚的灰塵和蜘蛛網,創作者不再創作了嗎? 這些作品沒人要嗎? 為什麼得不到主人的愛護? 好多的疑問湧上心頭。老作品都有上釉彩,厚重、古樸、真趣,充滿美的生命力,了不起啊! 這些泥塑作品,看起來個個都像百年古物,製作工夫罕見。

「歐基桑,您這些作品神韻那麼優美,有展覽過嗎? 」

他大大的吸一口煙,打開抽屜,把一大疊報紙簡報遞給我看。安娘喂! 原來歐基桑就是鼎鼎大名的臺灣素人老陶藝家楊連科。報紙大篇幅的報導他的全國巡迴展,各級政要、名人等,蒞臨剪彩、參觀,看展的人滿坑滿谷,轟動一時,此情此景,該是名利雙收。

「現在還在創作這些作品嗎? 」我沒看到新作品,指著架上的老作品,好奇的問著。

「X 、X 伊娘X X 咧! 藝文界怎麼有那麼多蟑螂? 誰來剪彩要送一件作品、誰來報導要送一件作品、電視台來採訪報導要送一件作品、名人來看展要送一件作品、---沒完沒了。我出差要住旅館、要交通費、展出時人要在現場,賣沒幾件,根本不夠開銷,一半以上的作品都送完了,免錢做白工啦! 你說我還會去展覽嗎? 所以不想再創作了。」我把簡報還給他時,他很生氣的把簡報丟在地上,堆在心裡的怨恨原子彈炸開了,這一幕,我聽了好難過,不知怎麼安撫他?

「走,到樓上去,看看我的新作品。」楊大師消氣後倒一杯茶水給我,同時他也啜飲了些許後,稍微微笑的邀請我。

到了樓上,長桌上擺有十多件還未燒製的中型百步蛇陶甕,造型典雅,塑工細膩,每個大小、圖騰都是一致,看來楊大師揑陶技術比以前更為精進。大量製造這些作品,我確認他已不再創作,仿古排灣族的傳統陶甕,不知用意何在?

「楊大師,這些新作品怎麼沒您的落款? 」

「這些都是盤商訂製的,燒製後我還要把它上色到古色古香,和古董沒兩樣。很好賣,一個三千,但古董藝品店一個可賣到三至八萬。仿古作品哪能落款? 簽我的名字就不值錢了。你要不要? 我留一個給你。」楊大師的仿古陶甕在市面上應該需求量很大,看他說得神采奕奕,眉開眼笑的樣子。

「明天同一時間,我帶我老婆來參觀。」告別時我吩咐他。

碰到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不管有無專長,我大多會鼓勵他們先去當業務推銷員,苦磨三年後再去轉行。推銷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會讓你了解人性,磨練心志。我對他們的指導名言: 先把老闆後面那個女人搞定了,老闆就會買。不要小看臺灣的菜籃族,她們掌控了臺灣社會經濟和家庭和諧,昨天告訴楊大師說我會帶老婆來參觀,就是這個道理。

「你昨天不是和人家約下午兩點,怎麼現在還沒換依服? 」內人穿一套漂洋裝來動物醫院催促著我說。

進到楊大師的家門,燈光不再昏暗,架上的老作品整理得光彩耀目; 楊大師不再鬱悶,笑臉迎人,連鬍子都刮得很乾淨。女人就是女人,每件作品都拿在手上三百六十度的仔細觀賞。看完所有作品,她對我咬耳朵說「袂(禾黑)」不錯的意思。和楊大師談好價錢,就把他的舊作品全部買光了,寄望大師能再回歸塑陶的初衷,天馬行空,自由自在。

大凡,人一出生,目光所及不都是假象嗎? 詐騙更是人性吧! 楊大師從花大錢買贗品怨憤,到自己創作出名,爾後他製作仿造品來讓商人欺騙消費者。這種一百八十度反差行為,或許你不能接受,但問題就出在仿古董、仿名人的作品好賣錢、好欺騙,不是嗎? 他的創作品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才是主因吧! 思考空間再放寬擴一點,世間事可論對或錯嗎? 可論真和假嗎? 真真假假,假的多數人說是真的,那就會變真的; 真的多數人說是假的,那真的就變假的。隔行如隔山,在資本主義商業炒作下,大量廣告變知名產品,假的也會變真的吧! 網紅在網路的大流量下,粉絲哪個不盲目服從? 錯的言論也會變對的吧! 不必多數人相信,有少部分富人認同,就可名利雙收。

照片

你可能也會喜歡

黑板樹 與 枯枝

謝明海
156 0 0
▶︎ 01:40
▶︎ 04:01

開學了,樹木怎麼了?

平心
5,033 0 10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