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牙醫師的溫柔處方:林協興用畫筆為重症兒童點亮希望

2025/06/30 12:49
360次瀏覽 ・ 4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微光成炬:牙醫林協興的溫柔革命,用畫筆點亮重症兒童的生命宇宙

在寂靜的病房裡,窗外的世界喧囂而遙遠,但對一群孩子來說,他們的宇宙卻在畫紙上無限延伸。這是一群與生命拔河的鬥士,他們是「中華光點兒童重症扶助協會」所陪伴的天使。而在這道溫柔光芒的背後,有一位人們意想不到的掌舵者——身為牙醫師,同時也是協會理事長的林協興。他並非身處兒童重症醫療第一線,卻以自己的方式,為這些脆弱的生命撐起了一片藝術的天空。

一位牙醫師的無聲承諾

林協興醫師,在專業領域中,他是台北醫學大學的授課講師、品雅牙醫診所的院長,是處理複雜口腔咬合問題的專家。然而,在許多個週末與夜晚,他脫下醫師袍,換上志工背心,親手佈置畫展會場、為活動奔走。他對協會的重要性,並非來自於驚天動地的個人故事,而是源於一份沉靜卻堅實的承諾。

當我們試圖探尋一位牙醫師與兒童重症關懷之間的連結時,或許會發現,答案並不在於專業的交集,而在於最純粹的同理心。林協興醫師選擇不站在鎂光燈下,而是成為那個確保燈光能準確投射在孩子們畫作上的人。他將自身的專業與人脈,轉化為協會穩健運作的基石,讓這份始於一個單純善念的志業,得以組織化、系統化地延續下去。

照片

 

源起:一個從病床到大學的奇蹟

每一個偉大的理想,都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對「中華光點」而言,這個故事的主角是「小之」。協會的緣起,與創會醫師之一的李耿誠醫師治療小之的過程緊密相連。小之的生命故事,正是協會理念最有力的見證——在醫療與教育的雙重支持下,她不僅戰勝了病痛的挑戰,更成功地從大學畢業,展開了新的人生篇章。

這個從病床到大學殿堂的奇蹟,讓創辦人們深刻體會到,對重症孩童的關懷,除了醫療,更需要教育與心靈的陪伴。小之的成功,成為點燃更多希望的火種,堅定了他們創立協會的決心,旨在為更多像小之這樣的孩子,鋪一條通往夢想的道路,讓他們知道,疾病不能阻礙生命的精彩。

照片

 

畫布上的生命迴響

「中華光點」的核心服務,是透過藝術陪伴,讓孩子們找到情緒的出口與生命的尊嚴。他們走進醫院與居家病房,在病榻旁展開畫卷、導讀繪本。在這些孩子的畫作中,我們能看見最真實的生命故事:

  • 15歲的YOYO,因再生性不良貧血,畫下了《我的世界不一樣》,背對著觀者,身旁圍繞著點滴架、藥物與他渴望的正常生活。
  • 已經到天上當小天使的喬喬,在《我的願望》中,向星星月亮祈禱,希望能勇敢做完治療,讓家人不再為她擔心受累。
  • 因化療而掉光頭髮的小蓉,在畫中流著淚吶喊:《我不舒服》,希望人們能用正常的眼光看待她。

這些畫作不僅僅是藝術品,更是孩子們用生命刻下的獨白。協會十年來,已提供近8000人次的居家繪畫伴讀服務,並媒合美術老師提供醫院繪畫服務達10,000人次病童。

照片

 

從一個點到一片光:溫柔的校園巡迴

在林協興醫師的帶領下,協會將這些動人的「生命畫作」帶入校園,舉辦了數百場巡迴畫展 8888。這不只是一場展覽,更是一堂深刻的生命教育課。當健康的孩子們看到這些與病魔抗爭的同齡人所展現出的熱情與渴望時,他們學會了同理心與珍惜;而他們寫下的一張張鼓勵小卡,則會被送到病童手中,成為支持他們繼續戰鬥的力量。

協會的標語寫著:「生命不論長短,但求精彩」9。在林協興醫師這位溫柔而堅定的掌舵者引領下,「中華光點」正如同它的名字,將無數微小的光點凝聚成火炬,照亮了重症兒童短暫卻燦爛的生命旅程,也溫暖了整個社會。

照片

 

中華光點兒童重症扶助協會

官網:https://www.glca-org.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glcaorg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中華光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