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財源瀕臨破產,政府勿再延誤
台灣社會2026年將正式邁入百萬級失能人口時代,長照需求與成本正急速放大。然而,長照體系的財源卻陷入鉅額缺口。衛福部估算,長照支出將從今年約 343 億元快速攀升至 2026 年的 469 億元,財源恐將出現「收支失衡」危機況且,長照經費結構過度依賴菸稅、遺產贈與稅等機會稅,不但不穩定,更有財政「以短支長」,無法長久支撐,專家早已提出多次警示。
然而,政府迄今對於已有稅基——如加熱菸,卻採取審慎拖延,反覆遞延審查與課稅。立委當年指出,僅加熱菸一項,就可能造成每年「數百億元」的稅損,使長照財源流入走私商口袋。更糟的是,不合法課稅未僅是紅利流失,也助長黑市與走私,增加政府監管成本、危害公共健康。
加熱菸早已是全球超過80個國家納入菸稅體系的合規產品,以日本、韓國等案例為鑑,成效顯著,不僅降低走私,也能補足公共服務財源。然而,我國卻因缺乏執行政策意志,讓一般家庭陷於財務困境。藝人謝祖武就表示,母親辭世最後兩年,每月長照開銷高達10萬元,非一般家庭可以負擔。
更令人擔憂的是,已開放但未課稅的加熱菸不僅無法補充長照財源,反而成為偷稅漏稅的溫床。媒體即指出,若能快速納入課稅,加熱菸每年可為政府帶來數十億稅收,直接挹注長照與健保基金。政府若繼續拖延,實質就是放任國庫稅損、棄守公共責任。
長照不是口號,更不是短期補貼,而是一個攸關全民福祉的長期制度。此刻,財政挑戰迫在眉睫,政府唯有「針對既有稅基立即行動」,才能減輕民眾負擔、填補長照財源缺口,回應國家責任。若再遲緩,只會讓長照體系風雨欲來,讓弱勢與中產家庭承擔更重的未來。政府應以財政與公衛並重的務實態度,將加熱菸課稅落地,為下一個世代鋪設穩健的長照道路。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