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一早醒來脖子痛到轉不了頭?醫師強調:落枕發生後不應強行按摩放鬆

2025/05/26 16:19
6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華岡融媒體記者/黃鈺涵報導

 許多人清晨起床發現脖子動彈不得、疼痛難耐,往往歸咎於睡姿不良或枕頭沒睡好。然而,士林同仁中醫診所陳韋銓中醫師表示,落枕其實是頸部肌肉的一種「卡頓」或「發炎」反應,屬於肌肉為了保護身體所產生的防衛性緊縮,並非單純睡姿問題那麼簡單。

 落枕的典型症狀是「一早醒來就發現疼痛」,這種突如其來的不適,陳韋銓醫師表示,往往與肌肉突然拉扯、壓力集中在頸部位置有關。例如類似車禍時的「甩鞭效應」,會讓脖子瞬間受到拉扯,導致肌肉直接有傷害性的拉傷,肌肉便為呈現緊縮的狀態,但此現象其實是為了保護肌肉,以限制脖子活動避免進一步傷害。
 

照片


▲維持某些姿勢太久也會讓頸椎承受壓力,導致落枕的發生。 攝|黃鈺涵

 同時也要注意前一天或幾天內的活動習慣,是否導致了頸部肌肉的緊繃或疲勞。陳韋銓醫師提醒,身體整體狀態也會影響肌肉的表現。若近期有感冒、中暑或睡眠品質差等情況,容易讓肌肉出現供氧不足、能量不佳等現象,從而導致頸部肌肉更容易進入緊縮狀態,發生落枕的風險也會變高。

 日常生活中的姿勢不良也是導致落枕的常見原因之一,陳韋銓醫師表示,當長時間維持某些姿勢,例如低頭滑手機或後仰看螢幕,頸椎會因此承受來自錯誤方向的壓力,人體的脊椎像彈簧一樣,可以去支撐「垂直力量」,但當它往前往後,就需要用脖子去支撐它剪切的力量,也就是水平向的壓力。這些姿勢例如駝背、躺著看手機都是會導致頸部肌肉疲勞與緊繃。

 至於發生落枕的當下該如何處理,許多人一感到脖子僵硬疼痛,第一反應往往是「想辦法把它按開來」,但這樣的做法其實可能造成反效果。陳韋銓醫師指出,落枕會導致頸部肌肉整體呈現縮短狀態,這時候肌肉可能正在受傷,或是正處於一種「自我保護」的狀態。如果在這種狀況下貿然按摩或強行放鬆,反而可能進一步加劇疼痛或不適。 

 陳韋銓醫師也進一步建議,若發現自己落枕,可以考慮熱敷的方式來增加該處的血液循環與供氧,幫助喚醒肌肉的自我修復機能。他同時提醒,若只是依賴止痛消炎藥,雖然可能在服藥期間感覺不痛,但停藥後疼痛復發的情況並不少見,且即使短暫不痛,肌肉的活動度與表現往往仍未恢復正常。

▲陳韋銓醫師指出,落枕當下不建議自行按壓,以免發炎加劇,不過度依賴止痛藥,盡早尋求醫療協助。 攝|黃鈺涵

 枕頭高度怎麼選,錯誤支撐也可能會提升落枕的風險?陳韋銓醫師指出,適當的枕頭高度是讓頸椎在躺下時能維持與站立時相似的直線排列。最簡單的判斷方式是:從側面觀察躺下時脊椎的延伸線條,若頭部微微後仰代表枕頭太低,若下巴內縮則可能是枕頭太高。枕頭過高或過低都可能讓前側或後側的頸部肌肉拉扯失衡,進而引發落枕。睡姿是否也會影響到,他表示:「假如睡覺姿勢是容易變動的,像是容易從正躺換到側躺,再換到正躺,那就可能比較容易會發生落枕。」

 當日常感到頸部緊繃時,想要一個人也能夠舒緩頸部壓力的動作和姿勢,陳韋銓醫師建議:「第一個動作是『肩胛骨後收』,坐姿或站姿皆可,雙手自然垂放或輕放在大腿上,緩慢地將兩側肩胛骨向後夾緊,感覺胸部稍微打開。維持約 5-10 秒,然後放鬆。重複約 10-15 次。第二個動作為『縮下巴(頸部回縮)』,這是最基礎且重要的動作,有助於調整頭部前傾的姿勢,放鬆頸部後方肌肉,並強化頸部深層屈肌。起始姿勢坐姿或站姿皆可,身體保持挺直,肩膀放鬆,眼睛直視前方。想像頭部像抽屜一樣向後平移,下巴輕微內收,感覺頸部後方肌肉被拉長。維持這個縮下巴的姿勢約 3-5 秒,然後緩慢放鬆,回到起始姿勢,並重複這個動作 10-15 次。」

▲做縮下巴動作時,頭部不要向上仰或向下低,可以想像後腦勺輕輕向後推的感覺。攝|黃鈺涵

 最後,不管是急性或慢性因落枕所引發的疼痛,陳韋銓醫師認為,中醫治療如針灸、推拿、或其他調理方式,可能提供更直接的肌肉修復支持,但仍需視個人情況與需求而定。最重要的是,及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才能真正從根本處理問題,避免一再復發。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