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動玩到爆米花!宜蘭同樂國小暑假最樂學
OS 1
暑假期間,學生暫時停止了學校正規教育,容易產生因為長時間離開學習環境所造成的學習落差。為此,教育部自104年起推動「夏日樂學計畫」,鼓勵學校在暑期開設多元創新課程。今年,宜蘭縣共有 35 所中小學響應夏日樂學計畫,位於員山鄉的同樂國小也參與其中。
校長bite
我們這邊的學生的學習的部分,大致來自我們的學校教育 那如果暑假沒有這樣一個活動的話,他們很可惜就可能這個暑假期間,他可能就中斷了(學習)
所以說我們就是除了平常我們在教學上面比較沒有去實施的部分,那再加上說參與的學生班別比,相對會比平常的上課人數再少一點,那我們的課程可以更精緻
OS 2
對同樂國小的孩子來說,學校是日常學習與陪伴的重要環境,暑假能回到學校和同學一起學習玩耍,是件開心又有收穫的事
學生bite
因為暑假感覺有點無聊,來這裡可以跟同學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做DIY,還可以跟他們玩,不會感覺很孤單
OS 3
課程設計不只重視多元學習,更希望落實夏日樂學計畫的核心精神。
教導主任 bite
夏日樂學的宗旨就是就是跟夏日樂學裡面的那個「樂」一樣,就是我們希望他們可以快樂的學習,小孩子來這邊是可以很輕鬆、很愉快的
就是可以學到任何的東西他是不需要去做檢核、然後考試 所以在玩裡面學習到東西,然後在學習裡面又有玩樂
OS 4
為了讓孩子們在暑假期間有充實的學習體驗,老師們也特別調整課程節奏與時間安排,在玩樂中延續學習的動力
體育老師bite
我覺得他們可以獲得的就是對於就是我們上的項目比較多一點 就是可能有羽球、桌球、匹克球然後跳繩 那這三四個運動裡面,他們可以去養成一個對運動的興趣
因為他安排的時間比較長一點所以在學一個運動項目上面 他們學習的時間長,比較不會被中斷 這個時間一個早上,我都可以很完整的去對這項運動有很多練習的時間跟了解這樣 這是跟在學期中的體育課比較不同的地方
OS 5
今年,宜蘭縣共有七所國小將本土語言融入夏日樂學課程,同樂國小也用創意把本土語帶進教室裡,讓孩子們邊學知識邊說母語
本土語上課NS
我們爆玉米到底要用多少柴草呢? 我們可以看老師手上拿的這個杯子
你說要一杯嗎 不用
我們其實只要用半杯的柴草就可以爆兩個玉米了
有沒有很回本? 非常非常厲害喔
老師自己有試過,這個柴草如果沒有放在這個爐子裡
我們直接倒半杯這樣來燒
不用說兩個玉米了 一個玉米都爆不起來
所以這是老師之前有跟同學們說過的SDGS 更有效的使用我們的資源讓我們地球的資源能夠永遠使用下去
OS 6
在課程設計中,除了全程使用本土語進行教學,同樂國小的夏日樂學課程更巧妙地將防災知識、野外生火,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等實用內容融入其中,讓學生透過母語學習生活技能與全球議題,實現語言與知識的雙向連結
本土語老師bite
跟平常上課最大的差別是 一般我們的台語課在平常時候一個禮拜只有一節課四十分鐘而已 在暑假的時候可以用一次就可以上兩節課三節課,一個早上一堂課來進行台語的教學 這是時間上最大的不一樣
那內容的部分 雖然平常時候可以課程當中將這個課本裡面的內容讓學生跟他的生活經驗做結合,但畢竟來說因為受限時間的關係,所以能做的非常有限 現在利用暑假期間,可以將我們平常時在課程當中教學生的知識,讓他們真的可以拿來在生活中應用 讓他們覺得台語是一個用的到的科目,真正對他們有正面幫助的科目 這是我認為在暑假上課最大的意義
OS 7
透過夏日樂學,孩子們的暑假不再只是無聊與等待,而是多了一份成長的陪伴。對老師來說,也能不受課表限制的空間,能帶著學生探索那些平時沒機會觸及的美好風景,讓教與學都更加自在豐富。
公民記者葉怡昕在宜蘭同樂國小的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