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植物學藝術協會首度參與全球聯展,永靖成美藝廊看見台灣客家作物之美!

【記者周厚賢/永靖報導】
台灣植物學藝術協會於2025年首度參與全球植物學藝術聯展,與來自30個國家的藝術家同步展出,展現台灣植物藝術的深厚實力與文化特色。此次盛會特別於5月18日起在彰化永靖的和德文教基金會展出,舉辦以「客家作物遺產」為主題的特展,廣受矚目。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邱慧珊表示:「成美藝廊自1998年創立以來,始終肩負縮短城鄉差距的使命,讓藝術在地方落地生根。這次展覽匯聚全球30國作品,從永靖出發,讓台灣的植物藝術被世界看見,也讓地方與國際連結。」

▲「2025全球植物學藝術大展-台灣場」開展活動與會貴賓合影留念。(圖/記者周厚賢攝)
開幕典禮現場專業領域眾賓雲集,包括台大植物標本館館長胡哲明教授、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所長曾彥學、客家委員會副主委邱星崴等重要嘉賓皆親臨參與,共同見證台灣藝術家登上國際舞台的榮耀時刻。本次特展由台灣植物學藝術協會創會長陳安瑾策畫,邀集36位藝術家歷時兩年,創作出82件作品,素材涵蓋水彩、色鉛筆與數位媒材。展品聚焦於與客家文化生活息息相關的作物,如艾納香、鼠麴草、高粱、花生與龍眼等,細膩描繪植物的形態之美與其背後的文化故事,讓觀眾得以窺見植物與族群生活的深層連結。

▲每一件作品都有著創作者嘔心瀝血的精心所作,透過創作讓世人對植物的觀察更入微。(圖/記者周厚賢攝)
BAW 2025 是一項橫跨五大洲、由30多國植物學藝術協會共同舉辦的全球展覽計畫,參與國家包含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印度、日本、墨西哥、美國與台灣等,每國皆以「遺產作物」為主題舉辦同步展覽,藉由藝術創作呈現植物的多樣性、文化價值與生態重要性。此次聯展不僅是台灣植物藝術邁向國際的重要一步,也為保存與傳承客家農業文化注入新生命。展覽將持續至六月底,對外開放,歡迎各界前往觀賞。

▲台灣植物學藝術協會創會長陳安瑾致力推動植物協藝術,從無到有的在台灣發展出與世界同步的格局。(圖/記者周厚賢攝)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