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慶祝生命的旋律:從紐約的告別式到紐奧爾良的送葬進行曲

2025/05/10 14:00
171次瀏覽 ・ 9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慶祝生命的旋律:從紐約的告別式到紐奧爾良的送葬進行曲

文/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教授 黃曉靈博士,杜蘭大學校友

上週,5月3日的下午2點,我們在紐約Frank E. Campbell - The Funeral Chapel共同緬懷亞太控菸運動的先驅——陳紫郎教授。這場告別式充滿了歡笑與回憶,讓人感受到陳教授的生命力量。

莊嚴溫馨的會場裡,椅子上放著老師的紀念卡片及紐奧爾良爵士樂紀念絲巾,讓每位賓客都能體會到陳教授的獨特風采。門口擺著彩色珠珠項鍊,這個習俗來自每年二月底的Mardi Gras節慶,珠珠呈現紫、金、綠三種顏色,象徵著「正義、力量、信念」。這些色彩的意義與陳教授的精神相呼應,激勵著我們繼續他的使命。

照片

(陳紫郎教授親友學生齊聚追思會~左起杜蘭大學全球健康學院副院長Richard A.Oberhelman夫婦、校友Ya-Ling Lo、本文作者黃曉靈教授、董氏基金會終身義工陳淑麗、秀傳醫療體系副總裁牟聯瑞醫師 、陳教授夫人Marian 、校友Chih-Chang Chen、校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公衛學院副教授 Tung-Sung (Sam) Tseng)

猶記陳老師總會在每個重要節慶,如新生迎新、春節和中秋節,邀請我們這些台灣留學生到他家參加派對。每當此時,師母總是精心準備傳統的中式與紐奧爾良食物,如Gumbo、Jambalaya、Beignets、Po-boy、Crawfish及bread pudding。這些美味的佳餚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也彷彿帶著我們回到台灣的味道。這些聚會成為了我們在異鄉的避風港,讓我們在忙碌的學業中找到片刻的寧靜與快樂。

在派對中,大家聚在一起,分享著生活的點滴,談笑風生,仿佛回到了熟悉的校園生活。陳老師的幽默和熱情讓每一個人都感受到深厚的關懷,他用自己的方式幫助我們凝聚情感,撫慰思鄉之情。這些回憶如今成為我們心中永恆的珍寶。

告別式結束後,快樂搖擺的送葬進行曲在喪禮中演奏,其中包括陳教授最喜愛的《When the Saints Go Marching In》。紐奧良爵士樂的旋律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慶祝與延續,師母也感慨地說:“這就是老師想要的葬禮。”

陳教授的紀念影片展示了他在公共衛生上的卓越貢獻,尤其是他心心念念的台灣菸害防制。我特別感謝董氏基金會的陳淑麗終身義工及秀傳醫療體系的黃明和總裁蒞臨致詞,分享了對陳教授的敬意。

作為亞太控菸運動的重要先驅,陳教授的努力對推動公共健康和減少吸煙率具有深遠的影響。他不僅在學術界發表了大量研究,還積極參與政策制定和社會倡導,呼籲政府和社會共同提高對煙害的認識,促進了亞太地區控菸政策的發展,激勵了無數人參與這一重要的健康運動。

遇到一位充滿智慧與愛的指導教授,實在是人生的幸運。陳教授在愚人節這天永遠離開了我們,留下了無數美好的回憶。

2002年,當我決定攻讀博士並確立志願時,陳教授毫不猶豫地為我寫下推薦信。那時他已65歲,決定不再收新生,但仍願意支持我。我仍然清晰地記得,在博三的資格考試結束後,他驕傲地告訴我,我在所有同期博士生中脫穎而出,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對我的信任與期待。

進入高雄醫學大學後,他為我撰寫了推薦函,並提名我獲得杜蘭大學傑出校友獎。在我迷惘的時候,他如明燈般指引著我前行的方向。每次與他討論研究時,他總是耐心地聆聽,用他那獨特的幽默感為我解惑,讓我在困頓中重獲信心。

照片

(終身義工陳淑麗代表董氏基金會致贈感謝獎,感謝陳紫郎教授40年來對亞太、台灣、國際菸害防制的貢獻)

2024年5月20日,我抵達紐約探視他正在接受肝癌治療。他欣喜地望著我帶來的滿載祝福的校友卡片。那時,戴著助聽器的老師透過讀我的唇語與我交流。我從未見過他被病痛打倒,他始終保持著幽默與風趣,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

我永遠記得他在課堂上引用學者Albert Bandura的那句話:具有高度自信的人會將困難的任務視為需要克服的挑戰,而不是應該避免的威脅。這句話成為我人生中的座右銘,激勵著我迎接每一個挑戰。

我知道,老師從未真正離開我們。他靜靜地在天上,守望著我們的成長,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永遠懷念您

謹以此文紀念我的指導教授陳紫郎教授
 

相關報導:
感佩美國杜蘭大學陳紫郎名譽教授對台灣、亞太地區、兩岸四地菸害防制40年的貢獻   
緬懷亞太控菸運動先驅─陳紫郎教授   
紀念陳紫郎教授社團「A Life of Impact: Celebrating Dr. Ted Chen」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