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感佩美國杜蘭大學陳紫郎名譽教授對台灣、亞太地區、兩岸四地菸害防制40年的貢獻

2025/05/02 08:54
203次瀏覽 ・ 10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感佩美國杜蘭大學陳紫郎名譽教授對台灣、亞太地區、兩岸四地菸害防制40年的貢獻

亞太拒菸協會(APACT)創辦人之一暨永久名譽秘書長、美國公共衛生學會(APHA)首位亞裔常務理事、美國杜蘭大學及麻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名譽教授、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最高顧問陳紫郎教授(Prof. Ted Chen),於2025年4月1日在美國紐約辭世,享壽86歲。美國時間5月3日下午2:00(台北時間5月4日凌晨2:00),於美國紐約市的法蘭克·E·坎貝爾葬禮教堂(Frank E. Campbell - The Funeral Chapel,地址1076 Madison Ave, New York, New York 10028)舉行「追思會」,並有線上直播https://memorialstream.online/dr-chen/,現場將以陳教授生前最愛的新奧爾良爵士銅管樂隊演奏與合唱串聯追思會。陳教授的家屬也成立了 Facebook 社團 「A Life of Impact: Celebrating Dr. Ted Chen」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22847102355642,提供大家發文分享與陳教授的回憶與點滴。

 

照片

陳教授長年致力於公共衛生教育,培育公衛人才50年,近40年更投入發起及整合各界促成跨區域菸害防制結盟。他是一位最好的師長,像一位慈父、更像一位導師,在推動菸害防制的道路上,帶著我們、鼓舞我們,讓我們充滿信心與力量!

1980年後,台灣開放洋菸進口、美國菸商更要求進一步開放菸品廣告,陳教授特別回台拜訪公衛先進、時任嘉義市長的張博雅教授(之後任行政院衛生署署長、監察院院長,現任董氏基金會董事長),表達願意協助推動台灣菸害防制,從而引薦認識了董氏基金會創辦人嚴道博士。

猶記當時陳教授提出可以成立亞太拒菸協會,結合泰國、菲律賓、韓國、日本、香港等各國力量一起抵抗跨國菸商的侵害,由於需要超過菸害防制中心整年的經費預算,我心想應該難以達成吧?然而,當時具國際觀的嚴董事長及陳教授一拍即合。

照片

之後陳教授更率美國Greg Connolly教授及西太平洋區控菸督導Judith Mackay,來台追隨嚴道董事長,於1989年在台北成立「亞太拒菸協會(APACT)」,嚴道董事長被推舉為第一屆主席、陳教授則為第一屆秘書長,同年幫助泰國政府赴美參眾議院陳情,成功改變美國開放亞洲菸品市場的策略。此後兩人被譽為永久榮譽主席及秘書長。

1987年,於美國華府進行中美菸酒談判期間,在當時衛生署張博雅署長支持下,陳教授穿梭奔走,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刊載「抗議美國輸出癌症與死亡」、「勿讓中美友誼菸消雲散」廣告,引起歐美媒體跨海採訪,1992年終於讓美國放棄以301法案要求台灣政府開放菸品廣告促銷!

照片

此外,陳教授還直接協助董氏基金會投入推動台灣的菸害防制政策制訂,包含幫助台灣菸害防制法立法及開徵菸品健康福利捐、在美國華府召開中美菸酒談判時,於場外以口號及傳單抗議、於國際宣揚戒菸就贏比賽、合力促成兩岸四地菸害防制密切交流、共赴日本陳情抗議日本菸商關閉境內菸廠後轉移至台灣設廠,到參與推動台灣菸害防制的二度修法。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2022年底至2023年1月,台灣推動菸害防制法修法、禁止新興菸品最激烈的時刻,陳教授偕同夫人陳王信惠女士,趁著新冠疫情稍微解封,特別飛回台灣,親自加入「台灣拒菸聯盟」的修法行動。

2023年1月10日雨後的早晨8點多,他們跟數十個家長團體的百餘名代表一起在立法院外倡議修法。陳教授以84歲高齡站上宣傳車演說,指出跨國菸草公司在全球推出加熱菸後,8成以上的使用者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新興菸品影響年輕世代健康甚鉅!他強調,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全世界已有11個國家明文禁止加熱菸,「公衛台灣」更應該努力將新興菸品阻絕於境外,就算要開放加熱菸,也應將加熱菸載具比照菸品管理,他更怒斥「加熱菸載具絕不是單純無害的3C產品!更不可讓加熱菸以誤導減害之意的「IQ*S」名稱上市。

照片

 

2023年1月1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菸害防制修正草案」,「台灣拒菸聯盟」成功讓加熱菸載具也納法嚴管,但是菸品容器警示圖文面積從政院版85%大砍至50%、菸盒沒有採用素面包裝、政府未公告全面禁止加味菸等修法未竟之處,陳教授始終念茲在茲,回到美國仍心繫台灣的菸害防制工作。

感念陳教授一生奉獻於教育、培育無數公衛醫事專才,更是倡議推動菸害防制的實踐者,實際幫助了台灣、也牽動亞太與國際的菸害防制。我們緬懷陳教授的貢獻,將傳承其精神,繼續對抗跨國菸商、努力消彌所有菸害,讓陳教授在天之靈與其全力支持的家屬更得安慰。

 

陳紫郎教授生平紀事

陳紫郎1964年領取全額獎學金赴美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後便留在美國教書,1971年(32歲)成為麻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帶領碩博士生。1976年他在美國公共衛生學會(APHA)創立美洲亞裔健康核心小組,成為美國亞裔公衛核心人物。1986年被APHA提名參選,成為首位亞裔常務理事,這在當時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事。陳教授開始投入美國的控菸計畫,曾代表APHA到美國國會提出醫保及菸害防制建言報告,並經常回台灣擔任國家科技委員會(科技部前身)的公衛議題總召集人。

1989年「亞太拒菸協會(APACT)」在台北成立後,嚴道博士被推舉為第一屆主席、陳教授則為第一屆秘書長,同年幫助泰國政府赴美參眾議院陳情,成功改變美國開放亞洲菸品市場的策略。此後兩人被譽為永久榮譽主席及秘書長,串聯亞太各國共同抵禦跨國菸草公司的掠奪。爾後持續帶領APACT每兩到三年舉辦一次交流研討會,至今已舉辦13屆。陳教授亦促成台灣、中國、香港、澳門等民間組織於2007年開辦兩岸四地菸害防制交流研討會,至今已11屆,對亞太各國與地區控菸工作影響深遠。

照片

陳教授一生奉獻公共衛生與菸害防制,作育英才、桃李滿天下,曾獲頒全美101位最有影響力公衛教授獎、2011年華人菸害防制貢獻獎、2012年台灣衛生署一等衛生獎章等榮譽,擔任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及麻州大學公衛學院名譽教授,也是台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的客座教授,並身兼APACT永久榮譽秘書長及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最高顧問。

撰文/林清麗(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