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是幫助自立的輔具
【愛心是幫助自立的輔具】
喜樂恩協會在聯絡「家有一老 如有一飽」公益待用餐的時候,佳冬鄉一間石光自助餐,老闆娘秀卿姐平時配合政府的 營養餐飲服務,幫助很多獨居長者,或是有智能障礙的弱勢個案,讓他們可以有人員固定探視,也有穩定的餐食可以享用。除此之外,秀卿姐也自掏腰包,盡己所能做很多愛心供餐,讓沒有被政府核定補助的一般邊緣戶,也可以得到溫暖與幫助。

秀卿姐向協會介紹一位曾先生,他在人生中年時期遭遇到生命的重創,因為信任朋友,重視義氣與友誼的他受到朋友詐騙,失去他多年來的積蓄。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某天突然發現自己行動異常緩慢,舌頭也不時出現麻痺感,前往醫院就醫卻沒檢查出病因,只讓曾先生多復健,兩個月後曾先生仍感覺不適,輾轉到其他醫院才確診是「非典型帕金森氏症」,因此錯過黃金時間的治療期。
曾先生感受到身體開始不聽使喚——動作變慢、平衡變差、時常感到莫名的疲憊,他不得不將年邁的母親送往安養院,儘管每月高額的安養費壓得他喘不過氣,但他知道媽媽在那裡才有妥善的照顧。他堅持每週探望住在安養院的母親,這不僅是親情的聯繫,也是鼓舞他堅強勇敢的動力,他必須要想辦法康復、想辦法工作賺錢,才能繼續照顧媽媽。
曾先生開始透過網路教學督促自己復健和重訓,延緩身體的退化,減輕非典型帕金森氏症的症狀;甚至學習如何修理輔具,例如電動車、拐杖、輪椅等,希望掌握一技之長後可以自力更生。他曉得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有力氣去愛他最親的人。

喜樂恩協會在了解他的故事後,邀請他加入「家有一老 如有一飽」公益待用餐的服務名單中,每週一至週五,為他準備一份營養均衡、熱騰騰的餐點,除了幫助他盡早恢復肌肉量,更是希望他知道——他並不孤單。
曾先生的故事提醒我們:「在生命的低谷中,只要還有人願意伸出手,溫暖就還在,力量就還在。」每一份待用餐都承載著社會的溫度與支持,因此喜樂恩協會在運用每份資源時都經過審慎評估,我們相信短期幫助能轉化為長期自立,而您的每一份愛心便是最好的輔具。
#捐助網址:https://sheilatw.org/link/donate/info/
#公益聯名支持連結:https://pureme.com.tw/product/51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