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天池山莊用震災修復工程款 大搞內部空間改造 有必要性合理性嗎?

2025/05/05 04:26
18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照片
照片

天池山莊用震災修復工程款 大搞內部空間改造 有必要性合理性嗎?

 

有位曾擔任過天池山莊管理員的黃姓山友日昨(2025.05.03.)在「靠北登山大小事」平台上貼文指出,「有個1200萬標案『天池山莊0403震災修復工程』近期決標。」他好奇的問:「天池山莊正在變成誰的樣子?」他進一步指出,「壓縮個人床位及置物空間,擴大用餐空間,改善餐飲動線。在不增加住宿人數的情況下,拆除一樓12人房,將二樓4/8人房調整成上下舖太空艙改為8/16人房,因房間人數提升原個人置物櫃拆除,個人登山裝備將規劃放在個人艙內。」也就是將原來在一樓的3間12人房拆除,整個一樓變成餐廳,而被拆除這36個床位移到二樓,將原本一層床鋪變成上下鋪,置物櫃沒了,人和背包都在個人「艙位」內?

經查,有關本招標案在「政府電子採購網」所登載資料,摘列如下:

1.預算金額:12,162,102元

2.開標時間:114/04/15 10:00

3.得標廠商:亞冠營造有限公司

4.投標廠商數:1

5.決標金額:12000000元

6.履約起迄時間:114/05/04 - 114/10/30 (預估)

7.決標品項:天池山莊0403震災修復工程 

 

基此,山友對這樣的改造工程似有所疑問?

1.花蓮在2024年4月3日上午7點58分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震央在花蓮壽豐鄉,震源深度19.7公里,持續搖晃了98秒之久,造成全台各地程度不一的災損,行政院隨後也提出「0403震災復原重建方案」,將中央及地方資源整合起來,全力展開救(賑)災工作。 似乎「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 」也分配到一些資源,因此有這個「天池山莊0403震災修復工程 」的進行?只是,這次地震對2013年才蓋的天池山莊建物並未造成多大影響?可也分配到了1216萬餘元的「震災修復工程」款。該山莊似乎沒啥可(須)「修復」,就拿來作「空間改造」,這有無違背復原重建「專款專用」之旨意?

2.在床位不變前提下,「將餐廳加大、將寢室壓縮」,這個思維理路有點難以理解?一般說來,疲憊的山友住進山屋,最需求的是有一個寬敞舒適且安靜的睡覺場域,如今在房間大小不變而擠進一倍人數,這個侷促、彆扭 、壓迫、擁擠,空氣更不佳,室內迴旋空間將嚴重不足,整體住宿品質極有可能出現「大打折扣」的窘況?

3.山莊之餐廳需要這麼大嗎?這個決策怎麼產生的?有公開調查山友意見嗎?震災修復款項都撥到了,總得提出個「案子」把「地底湧現(因地震而得的)」的錢用掉?這麼短、這麼急的時間,工期自114/05/04 至 114/10/30(預估),在山區只有這短短的5個多月工期且有廠商願意(可以)配合,殊屬不易。屆時會不會又因這個那個因素而延長工期或追加預算呢?

4.本新建天池山莊之設計係出自名建築師吳夏雄之手,據悉前後歷經了8年的踏查、設計、調整、施工、監造等繁複程序,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座「好住宿品質」的山屋。而才營運了12年就要將它的內部「大改造」,這一改似乎很明顯的破壞了當初吳大建築師苦心孤詣的「精心」設計?現在這樣的「改造」有經過整體建物的結構及實際運作可能面臨問題的考量嗎?難道是吳建築師當初的設計「不周」嗎?現在這「突如其來」的改造案對山友與對住宿品質會比較好嗎?

 

黃姓山友強烈懷疑,「這樣的調整可以提升整體住宿品質嗎?」真是大哉問!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學人家之長,也要學人家的精神及經營理念,更要顧及本土的登山生態及文化,這每一個紋理及環節都考量進去,審慎規劃出來的方案,似乎會較為合理可行?而不是為了「消化預算」而出現急就章之建案?國家任何預算一分一毫都是民脂民膏,都要用在刀口上,才是正途!試問,每個國家公園內還有多少山屋數要建造?爬山的、管山的,都要再加把勁囉!

        ~  百岳老查 2025.05.05.

 

附 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磨玉器 ) 」亦即學習他人之長而補己之短,能為己用。各國登山環境、登山生態及登山文化皆有差異,各自衍生出屬於自己國家或區域的登山樣態,別國的長處要好好學習,更要使之如何來導引、改變我們所不足之處。山屋建造及經營模式都是門因地制宜的學問,改正不合理的格局或規定,誠屬必要;若為了改變而改變,或為了消化預算而改變,那就大大不可了!照片一是百岳老查幾次北三段之旅中的2001年12月底那一趟,因遭逢大風雪而撤退,是在舊天池山莊廣場旁之廁所前堆雪人而拍攝;照片二引自2013.08.19.東森新聞雲(圖/南投林管處提供),是改建後的天池山莊外觀。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