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守山心 行到極致 死而後已 天氣不好 路況不佳 何苦強登山?

謹守山心 行到極致 死而後已 天氣不好 路況不佳 何苦強登山?
※ 仲夏山難一聲聲,殉山年年情不寧,含悲莫恨天翻臉,黃泉且行夢難醒。魂落山間悔不停,豪氣盡逝嘆夜星,群山多少哀怨事,說與人間有誰聽? ※
登山界或有個潛規則就是:1.颱風天發布警報後不爬山,2.大地震後不立即爬山,3.連續強降雨後的山域不強登,4.公部門因危安顧慮而發布封閉之山域不去闖,5.沒獲得公部門入山許可的山域最好不去爬等等。簡單的說,山門被關閉之後,你就不要去硬闖?危險因子存在其間的山域你也不要白目地要去試試、闖闖?人有千慮,莫若老天一算,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須知,山水自在人心,命運還看業力?命只有一條,人生也只有這一次,山不就在那裡,何須在不適合的情況下去挑戰呢?若你不信「邪」,那可能會有4個結果:命沒了、受重傷被救、僥倖完成挑戰或要有被重罰款的心理準備?
日昨(2025.08.17.)傳出,桃園有一支3人隊伍預計以10天時間攀登「南三段」,3人於0808日從花蓮縣瑞穗林道出發,卻在12日行經「可樂可樂安山」時,碰上「楊柳」颱風肆虐,只能就地紮營避難(若能及早找到山頭附近的背風面、山坳或山洞,也許還有一丁點保命機會?)帳篷在中度颱風強摧下,真的是「不堪一擊」(暴露在此強風豪雨且低溫環境下,人恐怕撐不了一個晚上)?其中已快完登300岳的70歲陳姓男及一名已完登200岳63歲的女山友,雙雙因失溫而魂斷南三段,而倖存也已完成60岳的8歲男童用阿公的手機對外求援獲救。在在印證,颱風天仍滯留山域的登山隊伍,若沒盡早找到適當的場所避難,是件很危險的事,即使你是完登幾百岳的資深嚮導亦難倖免。攀登南三段全程約百多公里,所須天數長,幾乎沒有山屋可因應,因此對天氣預報應特別留意,料敵從寬才是王道。百岳老查等數人曾在2010年9月,預計用12天時間完成「南三段連走馬博橫斷」(此行領隊張季參,百岳老查任嚮導),於第7天在無雙東峰前樹林內營地,此處手機可通,得知有颱風將侵台消息(此行也帶有小型收音機,在此地也同時收聽到颱風將入侵之消息),也只好把南三段走完即匆匆從郡大林道撤出(馬博橫斷就捨棄了)。
前些時日,台南地區連續數天下大雨,一位64歲傅姓男山友在0731日,冒著大雷雨去攀登關子嶺大凍山而失蹤,台南市消防局動員了約250人次,搜救了6天才在山溝尋獲大體,研判該大體是在步道遭大瀑雨沖到一處偏僻溪流石堆處(死因待查)?另,一支6人隊伍去攀登干卓萬群峰,0812日楊柳颱風登陸前夕之傍晚行經武界林道栗栖壩下山,遇溪水暴漲深及大腿,受困求救,仁愛警分局武界派出所獲報到場,警員冒險度溪架設繩索,協助度溪脫困,過程中1名女山友險被沖走,幸好警員及時拉回,全數平安脫困。颱風對登山隊伍的殺傷力不容小覷,尤其行程中有渡溪路段更是輕忽不得。夏天山區很可能出現午後雷陣雨,加上颱風來襲,山域天氣變化很大很快,溪流水位快速上升且湍急,凡此都是夏天入山必須考量之點。
山區道路易有落石或樹木倒塌情形,尤其是在颱風天或強降雨之後的山區道路,存在著太多不確定因素,入山時尤其要提高警覺。在0806日下午約3時許,苗栗縣泰安鄉苗62之1線山區道路,一輛紅色轎車沿清安道路往清安國小的方向行駛時,突然遭山壁落石擊中,比車輛還大的石塊直接壓在車頂上,導致整輛車嚴重變形,車上駕駛及乘客雙雙身亡。
登山,真的不能太任性或太自以為是,不要拿自己和別人的生命開玩笑,愛登山,是一種本能,是一種深入骨子裡的「症頭」。因此,時常有在山林裡走跳且樂此不疲亦在所不惜者,罩子總要放亮一點?即使萬一登山真的把命都丟了,這種殉山儀式,是行山者甘心的嗎?心甘了,靈魂若有知,定然歸來,再登、永守群山。嗚呼, 萬事無不盡,茫然致哀,英魂蕩幽山,昨是今已非 ,永與世人別 ,死去志已矣, 徒留生者悲,哀哉!
附 記:
聞說山域魂擁擠,何當命蹇無歸期,舊識多人已仙逝,忍聽山門寒鴉啼。一點山豪氣,千里快哉風。山痴,最要忍耐、最要沉得住氣,尤其在天候不佳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入山、登山不能只靠運氣,尤其在生死關口,行山者仍在緊緊地握住自己的命運,只可惜,事與願違,一世奔波,終身飲恨。 本照片引自2025.08.06.自由時報(民眾提供),是一輛紅色轎車0806日下午3點多行經苗栗縣泰安鄉苗62-1線,不幸遭遇山區道路坍方落石,被一顆比轎車還大的巨石砸中,造成車內駕駛與副駕駛雙雙死亡事故。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