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風與陽光間綻放的味道—貢寮石花菜與天然石花凍
  
      
        
          
      照片
           
沿著台灣東北角的濱海公路前行,除了驚濤拍岸的壯麗海景與變幻萬千的天色,春末初夏之際,還能遇見一場由石花菜織成的天然盛宴。
每年四至六月,台灣野百合在山坡間悄然綻放,與公路兩側那一抹抹紅紫、暖黃交織的色彩相互輝映。這些色彩,正是居民們曬製中的石花菜,是為東北角春夏限定的獨特景觀。
石花菜是東北角常見的藻類之一,擁有紫紅色羽狀分枝的獨特外貌,內含豐富藻紅素。它主要生長於潮間帶礁石縫隙中,緊緊貼附岩石,以抵禦海浪衝擊。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大退潮時,便是採收石花菜的最佳時機。當地漁民多以徒手或潛水的方式,耐心地在沿岸一叢叢摘取。
新鮮採摘的石花菜色澤深紫,帶有濃濃的海水氣息。經過反覆沖洗、曝曬的工序,石花菜的色澤會逐漸轉為淡雅的米黃色。每家戶曬製的時間略有不同,使得屋前廣場、柏油路空地,隨處可見一方方色澤各異的石花菜,這片「地毯」與其獨特的濃郁海味,是筆者兒時的春日風景。
來自大自然的低碳飲食:石花凍
照片
           
石花菜經過曬乾後,最經典的吃法便是製作成清涼爽口的石花凍。作法相當簡單,也十分適合想在家體驗自然風味的人:
材料準備
- 
乾燥石花菜1兩 
- 
清水 3000 c.c. 
- 
適量的糖、百香果醬、或其他調味料(依個人口味) 
照片
           
製作步驟
- 
將乾燥石花菜仔細清洗直到乾淨為止。 
- 
把石花菜裝入滷包袋中。 
- 
大鍋裝 3000 c.c. 的水,煮沸前即可把石花菜丟到鍋中。 
- 
煮大約一小時後,把滷包撈起,剩下的液體倒入另外裝有調味料的耐熱容器中。 
- 
冷藏後食用,風味更上一層樓。 
照片
           
這種純天然、不添加任何凝膠劑的石花凍,不僅保有海洋的鮮味,更蘊含著台灣土地與勞作的記憶。
在這個速食與加工食品充斥的時代,從一株石花菜到一碗清涼石花凍的緩慢旅程,也許正提醒著我們,慢慢品味、與自然同行,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幸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