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道具結合二手書店 打造藝文新場景
標一:從劇場到書海 道具成景書本成戲
OS
推開大門,映入眼簾的是老舊的烤箱、防塵箱、課桌椅全部堆滿書籍!這是什麼地方~不是劇場後台~而是書店。位於北投捷運站旁一處巷弄內,山峸二手書店由劇場設計系出身的王政中經營,他運用舊道具打造空間,延續對劇場的美學與想像。
BITE 書店負責人 王政中
這邊的公車椅也是道具,像這些材料、剩料就拿來架書架,這邊是衣櫃、還有鏡子。
標二:結合多元空間 將藝術與在地連結
OS
除了販賣二手書籍,書店也結合劇場形成多元空間,提供學生與藝術家發表的機會;更將車庫改建為酒吧,吸引更多人前來。
BITE 書店工作人員
上面二樓的這個空間,作為演出空間使用的話是蠻足夠的。
標三:在快速時代裡 找回閱讀慢節奏
OS
山峸二手書店以溫暖的空間傳遞書與文化的價值,同時也讓許多讀者在這裡找到靈感。
BITE 台北藝術大學學生 薛同學
跟一般的書店其實也不太一樣,就蠻有老闆自己的想法,每次進來都還是會發現一些不一樣的小東西。
OS
從劇場到書店,王政中並沒有放棄對文化的堅持。
BITE 書店負責人 王政中
其實北投有非常多的故事、非常多的族群,或許就是需要多更多這樣的空間,藝術家創作者也需要跟民眾互動,同時民眾也可以就近,好多的藝術創作可以去參與。
OS
書店只是小小起步,卻承載著對地方更長遠的想像。王政中的目標,是希望在未來可以將北投經營成一座藝術小鎮,讓更多人前來感受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記者郭以柔 梁珈瑄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